白駒過隙,時光荏苒,2016年已經過去了,回顧整個2016年的電視市場,從年初到年尾,各大廠商都是卯足了勁,最大的比拼還是在畫質方面,那么這一年的時間沉淀后,哪些技術扛起了“未來趨勢”這面大旗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整個2016年電視市場的技術變化。
1、8K液晶
2016年,4K電視已經是完全的主流,消費者買電視,不是4K,那怎么入得了眼。4K已經普及,8K還會遠嗎?
在年初的CES2016上,LG帶來了98寸液晶8K電視UH9800,然后國產企業海信在4月份春季新品發布會上發布了8K電視MU9800系列,同是4月,東芝在紀念品牌創立十周年的新品發布會上,也推出了一臺100寸的8K電視,然后是京東方8K顯示產品震撼亮相里約奧運,索尼、松下與NHK共建戰略聯盟共同研發8K電視,在9月份發柏林IFA2016展會上,創維、長虹同時展出了自己的8K液晶電視,京東方全球最薄8K獲“IFA產品技術創新大獎”,還有后面的京東方8K電視亮相冬奧會,創維在11月的新品發布會上同時帶來了98英寸的8K液晶電視,以及郭臺銘放話夏普將在2019年量產8K電視……
可以看出,這一年,關于8K液晶電視的消息和新聞都是不間斷的,8K離我們還遠嗎?我想不遠。
所謂8K,又稱QUHD技術,分辨率高達7680*4320,在顯示效果上是4K(UHD)顯示的4被,是高清(FHD)分辨率的16倍。相較于4K面板,8K液晶面板的像素密度(PPI)更高,是同尺寸4K面板的2倍,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對制造工藝、精細加工能力要求更為挑剔,所以8K面板在生產問題上,良品率是一個問題。
相較于4K面板的像素數量,8K面板的像素數量是其4倍,因為相應的驅動芯片數量均要響應成倍提升,而芯片數量越多,成本越高,控制難度也響應提升,而由于8K面板要求源驅動和門驅動電極均為銅,4K面板通用的是鋁電極,因此8K面板的工藝難度相較于4K更高。
另外,由于8K面板像素數量多,像素密度高,如果選用較小的面板尺寸,則會因為太高的像素密度帶來額外的工藝難度,因此大家就更好理解,現階段各大廠商推出的8K液晶電視基本都是65英寸以上,100英寸左右,而超大尺寸面板的制造加工工藝本身也是相當復雜,最制造能力有較高的技術要求,所以大尺寸、高像素密度、如何控制好顯示圖像質量,如亮度、對比度、一致性等,均是生產過程中不小的挑戰。
現階段,平板液晶顯示產業規模巨大,產業相當成熟,但是行業對技術進步的追求從未停止,尤其是以國內企業京東方為代表的廠商,一直在更高解析度產品追求上孜孜不倦,隨著未來京東方與華星光電的10.5代線/11代線量產,在擁有更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生產能力基礎上,追求更高解析度的顯示會容易得多。
今年,在8K內容的制作和試播也開啟了積極嘗試,里約夏季奧運會上8K賽事錄制和試播就讓現場觀眾親身感受到了8K顯示的魅力,發出無與倫比的臨場感驚嘆。
不過,盡管目前面板廠商、電視品牌廠商以及內容制作商在8K產品上都非常積極,但是8K產品真正要進入市場成為主流仍然還需要一個長期的產業發展和技術積累。畢竟目前4K產品一經成為主流,但是大多數的電視廣播網絡系統均不能支持4K內容的廣播,8K相比4K,實時起來難度更大。
但是,我們仍然對8K產品前景持有非常樂觀的態度,那么針對8K產品成本高昂,技術還不足夠成熟的情況,2016年8K產品銷售不到1000臺,預計在2~3年后,8K電視銷售將達到30萬臺以上,并在2019年突破一百萬臺,8K電視開始真正在市場發力,進入快速成長通道。
大尺寸液晶技術(8K液晶)被認為是液晶產品在OLED普及初期依然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并且8K液晶技術不僅具有家用價值,也在商用和工程市場別具魅力,因此,在這兩年的核心關鍵期,8K液晶的突破將是一個顛覆。京東方被認為是8K液晶全球最核心的推動者,無論是技術還是未來持續供給能力都很有信心,我們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