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質疑三:高價不同質屢遭歧視性銷售?
此前業界對外資平板的歧視性消費的質疑中,更多的是集中在外資平板在華銷售的功能簡化上。目前幾乎在華銷售的所有外資電視都已經本地化生產,但是,相同的型號,往往售價比其他市場高,功能卻比其他市場低 。
“不是功能接口不重要,只是不給中國消費者提供。”某家電賣場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索尼在日本銷售的V300系列,擁有USB接口、120Hz技術、采用10-bit1080P面板;在美國銷售的V300系列擁有10-bit1080P面板和3路HDMI;香港上市的產品僅保留了120Hz、HDMI接口;而在中國大陸上市的產品僅僅保留了HDMI接口。而其價格也并不因為功能的減少而相對降低。
有關專家認為,平板電視的更新換代日益加快,外資平板電視新品推出速度快,但是除了新的外觀設計和產品序列號,幾乎再無所長,從強大功能到高附加值的設置方面已經落后于國內平板企業。
特別是新功能的研發上,國產電視在許多方面已經超越了外資品牌。
或許類似“相同的型號,售價比其他市場高,功能卻比其他市場低” 的情況在其它行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到底該怎樣評價這一現象呢?我們隨后的系列報道中也將對此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