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近年來一直深受關注,海爾、小米、歐瑞博、360、嘟嘟E家等企業,都紛紛推出自己的智能家居單品與平臺,在各大眾籌平臺上,各類產品各式層出不窮,不久的將來,或許又有一場價格戰要打響。同一品類的智能家居產品,功能與服務的差別不會太大,如何高效、便捷、舒適地交互,是智能家居產品的一大決勝關鍵。 …詳情>>
據市場研究機構Digitimes Research,中國OLED顯示屏制造商的年總產能將由2016年的27.2萬㎡增長至2020年的786萬㎡,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31.9%。…詳情>>
小時候父母告誡我們:看電視離遠點、別老看。VR觀看距離只有30毫米左右,且看一部電影最少也要90多分鐘,玩游戲的用戶更是容易使用時長超過2小時。 VR新技術的顯示設備,健康安全性自然會受到“質疑”。但是,最具權威的質疑并非來自民間,而是那些最賺錢的VR公司:三星、索尼、HTC。 …詳情>>
根據全世界最大招聘信息搜索引擎公司Indeed的統計分析,游戲開發者的工作崗位數量自從2014年以來,已經滑落了65%之多!不過VR/AR相關的工作數量卻提升了400%。 …詳情>>
1月15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詳情>>
外媒Sketchfab近日發布了一項調查報告,對2017年計劃入手VR設備的群眾進行了意向調查,大家不妨來看看外國玩家都青睞哪些VR設備吧。 …詳情>>
臺灣研究機構Trendforce表示,當前VR頭盔的領導品牌是HTC(2016年4月至11月市場份額為61.4%),但臺灣企業在2017年將無法延續領先地位,主要源于OLED市場供應短缺。…詳情>>
VR/AR作為2016年最火爆的詞匯之一,也被認定未來交互的主流論壇刷遍媒體網絡。2016年的尾聲即將來臨,回首這一年的VR/AR行業都有哪些熱點?未來VR/AR行業又該何去何從?由數據服務機構TalkingData整理出來的《2016年VR/AR行業熱點分析》,讓我們看看數據背后隱藏的奧秘。…詳情>>
IHS預計,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制造商采用柔性顯示技術,預計2017年柔性顯示屏的出貨量將達1.39億臺,較2016年增長135%。預計柔性顯示屏將占據2017年顯示屏出貨總量的3.8%。…詳情>>
據業內人士預計,由于在定價方面處于劣勢,HTC Vive VR設備在2016-2017年的出貨量將落后于索尼PSVR和Oculus Rift。…詳情>>
高盛報告顯示,到2025年AR和VR硬件軟件營收將達800億美元,如果它們迅速跳出小眾市場走向大眾,年營收最多可以達到1820億美元。考慮到產業可能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解決延遲和其它技術問題,即使按最慢速度預測,到2025年時VR和AR的年營收也有230億美元。…詳情>>
全球VR頭盔出貨量預計將達到630萬臺,中國銷量占四成!中國VR市場高度分散化,中國廠商正在尋求合作關系。Canalys分析師Jason Low指出,中國本土VR廠商需要加快腳步,在HTC、Oculus和索尼等國際巨頭占據中國市場前行動。…詳情>>
韓國研討會期間,SDC工程師Park Won-sang表示,公司預計VR和AR應用將拉動高端OLED顯示屏需求。基于智能手機的VR設備出貨量將自2013年的400萬部增長至2017年的6600萬部。…詳情>>
虛擬現實的飛快發展,間接推動了耳機產業!虛擬現實產業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第一代硬件產品才剛剛上市,而內容創造者也還在進行各種試錯實驗,但VR已經對其他市場產生了影響。Grand View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耳機市場預計在2024年將會達到204.657億美元左右的規模,而VR將會作為一個主要的驅動因素。…詳情>>
據市場調研機構Digitimes Research數據,具有VR功能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滲透率,以及游戲機或PC捆綁的VR設備出貨量將在2016年第四季度持續飆升。…詳情>>
市場分析機構Juniper Research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2021年VR硬件市值將達500億美元。這里的VR硬件包括VR頭盔、外圍設備及360°全景相機。Juniper Research還指出今年VR硬件收益將達50億美元。…詳情>>
2016年被認為是VR產業爆發的元年。研究數據甚至認為,2016年全年VR產品銷量能從2015年的50萬臺,躍升到450萬臺。但是,事實真有這么“美”嗎? …詳情>>
有的教育產品安排不合理,或者知識有誤,容易誤導學生,從而對常識性的知識出現錯誤,目前較多的VR教育產品融合進課程的難度較高,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的有點沒有發揮出來,VR產品的質量直接影響了課程的學習質量。VR教育前景固然不錯,但做好優質的內容和提供高品質的VR設備才是如今VR行業首要解決的問題。…詳情>>
伴隨著技術設備的發展,突破當下虛擬現實困境的出路非內容莫屬。對于寄希望于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初創業者來說,選擇內容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而對于已經行進在該領域,致力于技術硬件開發的創業者來說,鳳凰涅槃實現蛻變的機會或許可以寄予“轉型”。…詳情>>
虛擬現實行業的觀點正在兩級分化:一邊是部分企業“熱情空前”高漲,不僅產品迅速面試,而且廣告打的也“激情澎湃”;但是,另一邊,包括工信部在內的行業專家們卻一再指出,雖然虛擬現實產業空間巨大,不過現階段技術、產品、應用等環節的準備都還不成熟。…詳情>>
4月16日,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活動上回答了關稅政策影響、收購子公司進展情況、智能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