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CES上,海信以“AI Your Life”為主題,系統展示人工智能在顯示技術、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不同場景的創新應用成果。其中最亮眼的是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突破光色同控的行業難題。并展出了應用該項技術的116英寸全球首臺也是全球最大的RGB-Mini LED電視。…詳情>>
近日,辰顯光電再度彰顯其技術與服務實力,為煙臺開發區振華購物中心的全面升級亮相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本次項目不僅是辰顯光電在戶外顯示技術上的又一力作,更樹立了山東省亮化工程的新標桿…詳情>>
友達全新Smart Cockpit 2025以智慧座艙先鋒姿態,注入引領業界的一系列車用Micro LED Display HMI解決方案涵蓋天窗、車側窗、中控臺和方向盤等,運用Micro LED 前瞻顯示技術透明、大型化、可撓的優勢,重新定義智能座艙的設計概念,擴展人機互動;并透過車用運算方案延伸AI人工智能和車聯網領域應用,演繹人車一體的駕乘體驗,透過全方位智慧出行…詳情>>
群創光電將于1 月7 至9 日在美國拉斯韋加斯,以「Driving New Possibilities」展示最新穎及突破性產品技術。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群創深化面板本業加值再造,推升卓越創新技術,提供全方位場域客制化服務方案,輸出海外市場…詳情>>
作為半導體微顯示行業的領先企業,熙泰科技將攜0.39寸至1.35寸多款Micro OLED顯示屏幕及光學模組解決方案亮相CES 2025…詳情>>
友達以先進顯示研發能力加乘深耕多年的出行領域經驗發揮綜效,開發出創新Display HMI 解決方案,擁有全面整合顯示器、各種傳感器與軟硬件系統的能力,啟發智能座艙有別以往的設計概念與無限可能,實現友達在出行領域不斷推陳出新的愿景。 …詳情>>
本次全制程貫通儀式現場點亮的是天馬自主研發生產的PID標準顯示單元模塊。該標準模塊以天馬LTPS基玻璃背板為基礎,利用天馬Micro-LED產線自研的全激光巨量轉移工藝,可打破傳統顯示尺寸限制,實現無尺寸限制的無邊框拼接顯示。…詳情>>
近日,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投資者活動上,透露了公司Micro LED和AI 領域布局和未來戰略。 …詳情>>
2024年12月19日,辰顯光電在Micro-LED產業發展對接會上,攜手33家國內領先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頂尖科研機構,正式成立中國Micro-LED戰略聯盟 ,標志著我國Micro-LED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詳情>>
2024年,Micro-LED顯示產業迎來了又一歷史性時刻。作為TFT基Micro-LED顯示技術的引領者,辰顯光電于12月19日在世界顯示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隆重發布四款具有突破意義的全球首款Micro-LED產品。這些產品不僅代表了技術的最前沿,也展現了辰顯光電在推動Micro-LED技術商業化進程中的重要貢獻。 …詳情>>
青松光電正式成為中國 Micro-LED 戰略聯盟理事單位,標志著在 Mini/Micro 顯示領域邁出關鍵一步…詳情>>
cro LED微顯示,作為Micro LED顯示領域一個獨特門類,在投影、HUD、AR眼鏡、數字車燈、嵌入式影像等領域擁有巨大的應用前景。2024年,Micro LED微顯示領域投融資速度、技術研發速度進一步加速,部分廠商計劃在2025年實現產品量產。…詳情>>
12月19日,2024世界顯示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行。會議期間,成都高新區企業成都辰顯光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辰顯光電”)舉辦了中國大陸首條TFT基Micro-LED量產線點亮儀式,這標志著我國在Micro-LED顯示技術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詳情>>
中南大學汪煉成聯合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湖南大學團隊等近年一直致力原位集成超表面光場調控Micro-LED器件研究。 …詳情>>
洲明集團二十周年慶典成都站成功舉行,這是集團繼大亞灣、北京、杭州等地活動后的收官之站,也是洲明面向西南市場邁出的重要一步。…詳情>>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投資者活動上表示,目前公司 Micro-LED 業務重點布局車載顯示和拼接顯示應用,同步探索大尺寸屏幕、消費顯示、穿戴顯示、專業顯示類應用。 …詳情>>
近日,兆馳半導體、秋水半導體、爍軒半導體、 先禾新材料、羅化芯顯示科技、思坦科技、廈門未來顯示等企業以及湖南大學、福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閩都創新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等大學和科研機構相繼公布Micro LED發明專利。…詳情>>
維信諾12月13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參股公司辰顯光電國內首條TFT基Micro LED量產線已于今年9月完成設備搬入,目前正進入量產出貨沖刺階段。 …詳情>>
針對Micro LED技術,尤其是像玻璃級的Micro LED,趙斌認為,Micro LED產品化的路程還很長,目前還處于相對比較早期的研發階段,至少還要有幾年才能真正進入到產品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