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由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學院、碳基電子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顯示技術系列講座第6期——“Micro-LED芯片技術與集成技術”在北京大學理科二號樓2736順利舉辦。本次講座由北京大學電子學院康佳昊研究員主持,邀請到了來自三安光電公司氮化鎵事業部的高級副總經理-黃少華和廈門市芯穎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謝相偉分別進行精彩的演講。
黃少華博士從“三安Micro-LED的發展情況和布局”的主題出發,分別闡述了Micro-LED在應用市場、技術發展趨勢、巨量轉移技術中的瓶頸和解決方法、外延和芯片集成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同時從產業界的視角展望了Micro-LED未來發展前景。
黃少華專家演講
首先黃總從Micro-LED在新型設備上的應用展開介紹,強調了Micro-LED在電視墻等巨型顯示、可穿戴設備以及AR顯示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在Micro-LED技術革新上,黃總深入探討了Micro-LED技術的發展方向,包括尺寸縮小、驅動技術的改進以及效率的提升等方面,他也指出Micro-LED技術的持續創新對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接下來黃總談到目前Micro-LED在量產化的巨量轉移技術主要有兩種:印章和選擇性激光轉移。而巨量轉移過程中存在很多瓶頸以及需要被克服的困難,其中外延生長技術、均勻的波長分布以及側壁損傷問題都是影響Micro-LED性能和量產的主要原因。在如何實現硅基芯片上的對位巨量轉移,黃總提出了兩條技術路線,并對其中的優缺點分別進行了闡述。在此基礎上,黃總詳細論述了Micro-LED芯片顯示技術面臨的挑戰包括如何在效率上克服尺寸效應帶來的亮度下降、量產帶來的成本問題、紅光對尺寸更敏感以及LED與硅基CMOS基片尺寸不匹配等問題。
最后黃總介紹了三安光電公司研發Micro-LED的發展歷程,突出強調了其對在AR微顯示領域的路線和技術指標,同時也展望了Micro-LED在未來車載應用中的發展方向和商業化前景。
隨后,謝相偉專家就“Micro-LED顯示關鍵技術”的主題展開了演講。他從Micro-LED顯示及其技術進展出發,詳細介紹了Micro-LED的集成技術,包括巨量轉移和對位鍵合這兩大模塊。不僅讓聽眾了解了目前Micro-LED顯示產品開發的進展情況,更進一步地闡述了Micro-LED產業鏈布局以及未來發展的合作模式。
謝相偉專家演講
首先,謝總從Micro-LED芯片的定義出發,引申到Micro-LED顯示器件,并介紹了Micro-LED顯示潛在的應用領域。他指出Micro-LED具有自發光、寬亮度、寬色域、低功耗等特點,是下一代顯示的重要技術方向。
謝總詳細介紹了Micro-LED顯示技術內容,重點關注轉移和檢測/修復兩大關鍵技術。巨量轉移技術被認為是Micro-LED集成技術的核心,其路線繁多,包括印章轉移和激光轉移輔助技術。然而,目前這些技術尚未達到量產水平。謝總還就顯示制造流程中芯片與背板的電性連接——鍵合技術的技術分類和難點進行了敘述。他提出,隨著激光轉移技術的進展,鍵合過程中的缺陷修復技術也應同步導入制程。只有制程、裝備、材料協同推進,才有望實現Micro-LED轉移技術的突破。
最后,謝總概述了中國各大頭部企業具備的Micro-LED產業鏈布局。他指出,隨著Micr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顯示產業和LED顯示產業集中融合趨勢更加明顯,這種合作開發模式將加速推動Micro-LED顯示產業化進程。
在交流提問環節,觀眾們積極發言,探討了Micro-LED在AR和VR技術中的未來應用、未來透明顯示產品的發展前景,以及Micro-LED設計中的熱管理問題。另外,兩位專家也對Micro-LED國產化的進程和性能優勢發表了看法。他們認為,雖然全國產化設備需要經歷試錯的成本,但相信中國與歐美國家在這方面的差距會逐漸縮小。
學術交流后,本次論壇還為觀眾設立了抽獎環節,兩位幸運觀眾各獲得了一本半導體專業書籍,一位幸運觀眾獲得一等獎平板電腦一臺,為本次論壇增添了更多的參與感和豐富度,同時也期待著下一次學術論壇的精彩內容。
兩位專家基于對化合物半導體Mico-LED顯示技術的探討,向同學們展示了三安光電在Micro-LED外延和芯片方面的研究,以及芯穎顯示在Micro-LED巨量轉移技術解決方案上的進展。本次學術論壇充分展示Micro-LED顯示技術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價值,相信Micro-LED新型產品會為未來數字顯示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