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環境的風云變幻,以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多重挑戰,我國制造業的結構性轉型升級也逐漸進入了加速階段。對于大屏商顯行業而言,摒棄舊有業務模式,轉向以自主研發為引領,智能制造為動力的新發展模式,將成為未來很長時期的行業主旋律。為此,國家在政策層面,一再出臺相關引導和扶持政策,培育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新動能。
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國家將多舉措激發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涌現。多部門正在陸續推出舉措,為中小企業減負的同時,激發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涌現。
2022年3月,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年許多省份都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出臺了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舉措,進一步擴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規模。在原有的476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基礎上,今年計劃再培育3000家左右,帶動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由現在的4萬多家增長到5萬家左右。此外,為進一步激勵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今年國家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
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我國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2.7%,較2021年全年加快20.5個百分點。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投資增速最快,達到50.3%。精準的投資不僅為推進制造業“強鏈補鏈”提供了強勁動力,也成為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今年以來,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發展韌性不斷增強。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從企業新增的授權發明專利數、碩士以上高學歷人才數等維度衡量的“專精特新”創新指數達203.98,同比、環比分別增長40.2%和30.1%。6月份,24.6%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訂單量比上月增加;有出口業務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21.8%的企業出口訂單比上月增加。
在LED顯示屏制造領域,目前已有奧拓電子、洲明科技、AET阿爾泰、利亞德、GQY等多家企業入選。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如今已成為我國LED顯示行業的主旋律。在蔚然成風的自主研發引領下,我國LED顯示行業的研發投入和專利數量都在逐年遞增。自主研發,也使我國LED屏企在面對海外不合理“337調查”時能夠拿出有力的證據進行回擊;在以Micro LED為代表的新型顯示領域,我國企業也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在政策的利好下,我國LED屏企逐步加大了研發投入,并積極進行了擴產,為即將到來的下一代顯示科技時代做好了技術和產能的充分準備。而我國小間距LED屏企在自主研發方面的突出表現,也為其他傳統顯示設備制造業的從業企業提供了轉型升級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