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給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帶來可觀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之中,又孕育著無限的商機。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5G基站建設速度和相關應用推進,這不僅給包括移動通信在內的消費電子行業奠定了迭代升級的基調,還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5G技術的加持,讓傳統制造業變得更加智慧,而這其中,也給LED顯示的應用開辟了新的熱土。
8月31日,以“5G深耕,共融共生”為主題的2021世界5G大會在北京開幕。在大會“5G與行業應用標準化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指出,目前我國5G基站占全球70%以上,5G應用創新案例已超過1萬個,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量占比超過了38%,5G終端連接數占全球比重超過80%,均居全球首位。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我國已建設開通99.3萬個5G基站,5G手機終端連接數超過3.92億。而論壇期間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5G基站目前已超5萬個,2023年左右北京將實現從5G基站全覆蓋到應用全覆蓋。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的5G建設無論是硬件還是應用都已踏上發展快車道。
隨處可見基于5G的AI超清攝像頭
(圖片來源:中國聯通官網,下同)
論壇期間還公布了我國5G十大應用案例,涵蓋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健康、智慧交通等多個行業。值得關注的是,5G應用給傳統制造行業帶來的提質增效是十分顯著的。自2018年起,三一重工即開始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并提出“用三千名產業工人達到三千億產值”的數字化轉型目標。遍布廠區各處的3萬余個攝像頭,可對人員、物料、設備全面實時監控,并能實現精準識別和自動報警。企業負責人表示,園區自2019年實現5G全面覆蓋后,每年可節能8%甚至10%以上,每年節約的費用高達上億元。
全面推進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智慧化轉型,不僅是制造業企業面對未來高科技產業競爭提質增效的有效手段,也是制造行業全面達成節能減排目標的得力助手。5G與工業互聯網的有機融合,為制造行業朝向智慧化發展提供了樣板。而未來,伴隨5G建設的進一步加快和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這種典型應用也將越來越普及。
工業高質量外網全國組網
值得關注的是,在智慧園區的建設進程中,可視化都是核心關鍵的一環。畢竟,所有的數據最終都要呈現給人,人才是最終的決策者。正如在三一重工園區的智慧化管理中,工作人員只要身處位于北京回龍觀的辦公室內,就能全盤監看全國各地17個園區內,所有人員和設備的情況,做到“一屏知全盤”。這就對大屏幕顯示系統提出了質和量的新需求。
能夠與用戶數據系統深度對接融合,能夠滿足用戶24×7不間斷運轉需求,0故障,0黑屏,長時間觀看不傷眼,畫面細膩,低亮高灰,色彩還原真實,安裝運維便捷靈活……等等要求,也正應對了LED顯示技術的進化方向。由此,可以這樣認為,在5G加持下的智慧制造,正在向LED顯示敞開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