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商顯市場的新變化亦體現在“產品形態”的豐富化上。其中,以液晶異形屏、長條屏為重點,構成了一個嶄新的應用趨勢。
實際上,產品形態,特別是長寬比的不確定性,這是商顯與PC、彩電顯示最大的差異。以室內單色文字LED屏為例,各種長寬比,幾乎是按需定做,構成了特色的商顯應用。但是,如果換成液晶屏,因為液晶屏的整體封裝特性,無法實現“按需比例”的定制,甚至長期以來市場大量選擇的只能是16:9的標準屏幕。
2018年,伴隨著液晶顯示向大尺寸市場的發展,主流的8.5代線在65英寸以上面板切割時,遠遠離開了自己的經濟切割尺寸。更多的邊角料浪費,讓混切日益成為一種“必備技能”:8.5代線混切三片65英寸和6片32英寸單元,成為32英寸液晶價格持續走低的最大供給端推手。
同時,6代及其以下液晶世代線,面對 PC行業長期應用飽和、手機市場被OLED持續搶單的窘迫境地,也不得不努力開拓嶄新的市場:例如車載顯示。但是,高大上的車載顯示并非每個企業都能占領的市場,況且車載顯示的產能消耗量完全無法和手機、PC行業比較。這時候,利用低世代線切割更具特色和定制化的產品,也成為一個發展思路。
以上因素綜合作用,以“長條屏”為主的液晶異形商顯產品開始發力。例如7:1的超常規屏幕,這樣的產品可以作為“數字條幅”使用,也具有一定的替代傳統室內LED數字和文字屏的潛力。甚至,華星光電11代線將21:9比例的70英寸作為主要目標產品之一,用作豎型廣告屏,更具有“人體比例”的優勢。
在2019年,液晶上游產業的“大尺寸化”、“產能過剩”、“OLED替代化”壓力將進一步增加,上游供給進一步挖掘邊角料價值、挖掘差異化小眾市場的積極性,都會顯著加強。這一背景將有利于異形屏在2018年初初登場之后,進一步發揚光大。業內認為,也許長條為特征的異形液晶或成為2019年商顯市場嶄新產品線拓展的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