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縫更小的液晶拼接與小間距LED的強勢崛起,導致D L P拼接的地位開始越來越微妙。 DLP拼接圈里目前充滿“銷量下滑”、“營收下降”的無奈,為保證持續盈利,DLP拼接企業必須重新考慮如何開展下一步的市場布局。
互聯網+將成為主導型的應用模式和市場機遇
隨著市場范圍的擴大,大屏顯示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劇烈,許多的企業開始在技能產物和系統效勞上不斷的立異,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企業瞄準了使用形式這塊,即大屏產品的多元化使用,通過晉升產品的附加值來擴大利潤,如相似3D、觸摸、云核算等概念不斷的被發掘出來。
大屏技術的不斷進步,促進了市場范圍的進一步擴大,而新的市場又反過來給大屏系統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以平安城市為例,平安城市作為一個特大型、綜合性非常強的管理系統,已經由“看得見”的視頻安保系統,全面轉向“看清楚”的高清聯網系統,并遵循“建為用,用為戰”的原則,開始了“看明白”的智能化、業務實戰化的系統融合建設,傳統單純以顯示為目的的系統遠遠不能滿足其使用需求。
隨著信息化與智能化速度的加快,用戶更希望大屏幕能夠實現更多的功能,而不是一個獨立的核心硬件.讓大屏幕參與到決策流程中,去實現真實的應用價值,是現階段用戶對大屏幕提出的新要求。
面對用戶的高要求,研究開發符合用戶實際需求的大屏幕顯示系統是廠商必須要迎接的課題。在實際操作中,傳統廠商應該從何處著手呢?
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旨在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從大屏幕的特點來看,‘互聯網+’與大屏行業結合,就是用互聯網技術、規律和思維改造傳統的產業。
從 ‘互聯網+’的核心構成來看,物聯網相當于人體的感知系統,用來感知信息,移動互聯網相當于人的神經系統,把感知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云計算相當于我們的大腦,大數據相當于我們看到的各種信息,經過大腦處理和篩選出有用的信息,作出自己的行為判斷,最終輸出我們所需要的各種行動方案,即“可視化”方案。
與傳統大屏顯示工程比較,“可視化”系統的重心從硬件轉移到了軟件、產品價值從設備轉移到了數據、應用形態等方面。“可視化”超越了簡單的信息呈現,將仿真預案、實時信號采集、多維信息關聯等匯聚到大屏,促使可視化信息百川歸一,成為指揮決策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基于“互聯網+”發展路徑的可視化方案在應用上的突破,顯示大屏幕顯示用戶的價值需求正改變,擁抱“互聯網+”已成為傳統企業重煥青春的出發點,是大屏行業企業不可能繞過的市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