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廣電總局發函要求華數、百視通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并重申181號文。7月9日,芒果TV下線變相的直播時移電視,以規避風險,響應總局政策。
緊接著總局又發文推廣TVOS、NGB中間件、NGB下載CA及NGB視頻點播系統,目的是統一技術標準,通過實現有線電視終端的智能化發展,來抗衡飛速發展的互聯網電視。于是,總局的意圖開始明晰,借助有關互聯網電視的181號政策文件,規范互聯網電視發展的同時,通過強推技術標準,讓四面楚歌的有線電視進入良性化發展道路。這實際上是在開展一場“拯救有線電視”的運動。
雖然各地有線公司各自為政、分封割據,依靠政策保護傘,頭戴喉舌的光環,高價捆綁機頂盒銷售,榨取用戶價值,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但在傳播渠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權益受到侵害的用戶自然選擇用腳投票,會主動放棄有線電視轉向互聯網電視,有線電視用戶開始下降。
但是,有線電視公司似乎并沒有因此放棄獲取機頂盒壟斷利益的想法,握有機頂盒采購生殺大權的人也不愿意放棄尋租空間,致使廣電功能單一的機頂盒價格仍然遠高于互聯網智能機頂盒,這樣用戶自然就會更加偏離有線電視向互聯網電視遷移。隨著互聯網電視技術的進步,從有線電視向互聯網遷移的速度將加快。
按照有線電視行業的每年幾百億的經濟規模,上述現象若發生在普通的經濟領域,無外乎就是一個行業的落寞,一些不能轉型不能適應市場的企業效益下滑直至倒閉,人員失業分流,最終不過是個經濟問題,或是一個簡單的行業調整問題,但對于有線電視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
因為迄今為止,各省市及中央的主流電視臺節目到達用戶的主要傳播渠道還是有線電視網絡,這就涉及主流媒體的影響力以及輿論導向,甚至文化安全。而通過互聯網傳播電視臺的節目,不但存在體驗差、成本高的問題,同時在海量的以吸引眼球為目的、魚龍混雜的互聯網中,主流電視臺的影響力也很低。很顯然,不論從有線電視用戶流失的角度,還是將主流媒體直接導入互聯網,都對提高主流媒體影響力不利。所以,遏制有線電視競爭力繼續下降,提高有線電視的競爭力和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就不單純是一個經濟問題了。
但是,如果只對有線電視進行簡單的保護,不借助市場化提高有線電視的競爭力,作為公共服務產品的有線電視服務仍將處于供應不足的狀態。比如,現在很多家庭都有多臺電視機,有線電視公司只給用戶提供一臺機頂盒,多出的電視機要看有線電視必須高價購買有線電視公司指定的機頂盒,用戶沒有從市場上選擇機頂盒的權利。比如,泉州的有線電視公司甚至采取“一機一卡”的技術手段維持對機頂盒的壟斷,在用戶的舉報下成為一個有線電視公司侵害用戶權益的典型案例。
所以,如果不解決有線電視通過“一機一卡”等技術措施對機頂盒實施的壟斷,對有線電視機頂盒招投標過程中普遍存在的腐敗問題不聞不問,政策的保護只能助長有線電視公司繼續依靠政策壟斷機頂盒的行為。這樣勢必造成低性價比的有線機頂盒與智能互聯網機頂盒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在市場這只無形的大手下,再強有力的保護政策,也難以扭轉有線電視的頹勢。
所以,“拯救有線電視”運動要和消除有線電視機頂盒的壟斷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