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洗衣機市場的銷售量及銷售額數據均由去年同期的負增長20%以上轉為今年的18.75%和27.95%,市場發展整體向好。預計2013年全自動滾筒洗衣機的市場占比將由2012年的30.96%提升至36.35%,波輪洗衣機的比例則會進一步縮小。產品結構升級已經洗衣機市場的必然潮流。
今年10月1日,洗衣機新的能效標準將正式實施,屆時目前洗衣機的1級能效將降至5級,現有的2級至5級產品將不允許張貼“中國能效標識”,會逐步被市場淘汰,這必將加速洗衣機行業產品架構調整。能效標準提升,就意味著整個行業技術門檻的進一步提高,這對于中小企而言,將會是不小的挑戰,市場洗牌在所難免。
當前,國內的洗衣機市場已經趨于飽和。據《2013-2017年中國洗衣機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洗衣機市場普及程度已經超過了76%,其中城鎮市場已經超過了96%,農村市場也已經超過了53%。這也就意味著,洗衣機市場的規模已經進入了相對穩定期,而農村市場則會是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隨著洗衣機市場規模的相對穩定,產品結構性調整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高端化成為必然,市場競爭將演變為包括品牌、品質、設計、工藝、材料、環保、節能、色彩、時尚等多類因素的綜合比拼,價格因素的影響力正在被逐步削弱。
急速變革的洗衣機市場對技術越來越倚重,這無疑放大了行業巨頭的優勢。國家信息中心的相關數據統計顯示,今年前六個月,海爾、小天鵝、三洋已經把持了60.63%的市場份額,市場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隨著節能補貼政策的退出,洗衣機市場暫時進入了政策真空期,這也就意味著,洗衣機企業如果想要進一步發展,就只能依靠自身的修為,不會再有“外掛”。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技術上,都無法與巨頭抗衡的中小洗衣機企業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面對動蕩的市場,諸多的中小企業為了活下來而選擇主動出擊,近日來,奇帥、韓電、超臣、中韓、申花等眾多洗衣機企業齊齊出動,高調召開渠道大會,以求先聲奪人。有著“價格屠夫”之稱的格蘭仕更是不按常理出牌,以低價滾筒洗衣機產品引爆眼球無數。
有危就有機。整合中的洗衣機行業賦予了市場足夠的變革空間,無論是行業巨頭鞏固統治地位,還是中小企業進一步上位,都是如此。不過,面對整個行業的產品結構升級,無論是誰,無論策略是什么,最終都要靠產品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