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世界第三大記憶卡制造商爾必達(ELPIDA)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了破產申請。負債總額為4480億日元(約346億人民幣),成為今年日本最大的破產案,也是第一家上市公司破產案,其破產金額之大位列日本歷年來破產案的第30位。
幾乎所有的日本家電與電機企業都已經在2月下旬提前宣布了陷入“經營赤字”的消息,其中松下電器公司的經營赤字高達7800億日元(約602億人民幣)。
根據日本各大公司發布的2011年度經營業績修正報告,索尼公司赤字2200億日元(約170億人民幣),夏普公司赤字2900億日元(約224億人民幣)。而豐田汽車公司純利益減少了2100億日元(約162億人民幣)。
索尼公司坦承,過去8年間,電視機開發制造其實一直沒有賺過錢,年年都是赤字。2011年度,電視機部門赤字就高達1750億日元。而日立公司也宣布赤字連續6年,松下公司也承認赤字連續4年,近期決定拍賣東京總部大樓,這件事已經成為日本家電制造企業鮮花凋零的一大象征。
日本各大公司將業績欠佳的主要原因,歸咎于去年3月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去年秋季泰國發生的洪水災難。這兩場天災,使得日本電子零部件加工企業遭受重大創傷,令日本家電和汽車生產嚴重受阻,出口也受到了打擊。
天災不可否定,更重要的恐怕是日本企業“閉門造車”的結果,日本制造業的最大弊端在于,只是埋頭開發研究新技術新產品,卻一直忽視市場的開拓,更不深究消費者情感方面的需求。而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蘋果公司則在把握消費者情感需求方面獨領風騷,譬如蘋果的iPod取代了索尼公司的Walkman,它曾經深受年輕人喜歡,風靡全球25年,之后市場陸續受到MP3侵蝕,也被蘋果公司的iPod取代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