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由于視頻會議的主要傳統客戶群體是政府、金融、交通等領域,而這一領域的客戶類型大多是大型支柱企業或是跨國公司,在建設模式上更多的是選擇自建模式,因此產品銷售模式得以成為視頻會議市場的主要業務模式。然而,隨著中小企業市場的逐步打開,客戶群體呈多元化發展,由于資金、應用環境等因素的制約,客戶對于廠商有了更多的要求,單一的產品銷售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而這也正是租賃模式迅速興起的原因。
租賃模式與傳統產品銷售的最大區別在于——廠商針對自己推出的租賃平臺不僅要提供產品,還要提供全面的技術服務支持,這就將廠商由單純的產品提供者轉換為以技術服務為主,產品提供為輔的綜合服務性廠商。自2005年開始出現,經過全球金融危機的淬煉,租賃模式已經得到了業內的普遍認可。而同時,通過租賃模式的成功運行,服務收費被業內視為極具潛力的盈利模式。
2005年寶利通收購了DST;2007年8月,IBM并購網絡視頻會議商WebDialogs;2009年11月,羅技公司宣布以4.05億美元現金收購私人控股公司LifeSize,思科花費34億美元收購騰博; 2010年5月,Google更是收購視頻會議公司VoIP,持續的兼并重組使得視頻會議市場群雄割據,硝煙彌漫。經過洗牌的中國視頻會議市場上形成了專業視頻通訊廠商、網絡設備廠商、IT數碼廠商以及綜合IT設備廠商四大競爭勢力團體。
經過整合的視頻會議市場,“兼容協同”取代了傳統的技術壟斷,技術已經不再是稱霸市場的唯一利器。立足行業化應用需求,為客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已經成為各大廠商爭奪市場的有力手段。
部分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在視頻會議行業轉型的過程中,具體說來,租賃模式是先鋒,而行業定制化服務是主力軍。而且,隨著技術的成熟以及競爭的加劇,視頻通信行業將會進行新一輪的淘汰,最終形成幾家獨大的運營規模性壁壘,長期占據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