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預測,2010年國內大屏幕拼接墻市場總產值將首次接近40億,年增長率繼續保持在30%以上,企業毛利率水平則從15%到50%不等。大屏拼接產業持續的快速發展和較高的毛利水平,吸引了眾多廠商的參與。舉不完全統計,國內擁有超過300家制造商、千余家集成商涉足該產業,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拼接墻產業鏈。
在國內拼接墻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不同技術門類之間的競爭關系也在愈演愈烈。其中,DLP拼接產品作為最傳統的技術類型之一,市場占有率維持在65%到68%,并保持每年接近3成的增長速度。LCD液晶拼接墻則是近年來新崛起的技術門類,市場占有率25%以上,且過去三年的成長平均速度超過DLP市場10個百分點。MPDP技術是04年引入的一項拼接顯示技術,目前市場占有率不足5%,且近兩年來出現微弱的銷量下滑。此外,其它非主流技術類型的產品依然占據3%左右的市場份額。
從三大技術的競爭格局中可以看出,LCD液晶拼接技術與DLP拼接技術的競爭已經成為拼接市場技術陣營對抗的主體,MPDP則是一個具有很大變數的市場重要參與者。但是,綜合考量市場占有率和增長態勢,目前還很難判斷哪一類技術擁有明確領先優勢,能夠在不遠的未來成為市場的絕對主體。相反,三大技術目前的市場發展都已經遇到了自身的瓶頸。
LCD技術快速增長的陣痛
液晶顯示技術是一門獨特的制造行業。它具有投資密集、規模密集和產能一旦形成則非常巨大的特點。以三星著名的DID液晶拼接單元面板為例,如果采用7代或者8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制造,一個月的切割產能則在50萬到100萬片。這樣的海量制造數字,對于國內年銷量兩三萬塊的拼接市場,無疑是一個極難消化的數量。
液晶制造的特殊性,決定了液晶拼接技術必須一上來就走“快速消費”的普及路線。于是渠道混亂價格混亂、眾多廠商都能拿到上游屏幕資源的狀況就出現了。一定意義上,近三年來液晶拼接墻的快速增長可以看成是“一場農村包圍城市的人民戰爭”:液晶拼接墻單元價格便宜,不同品牌差價巨大,不同產品差異也巨大,市場參與者眾多:犄角旮旯、各種類型的客戶都能找到適合于自身的產品、品牌和價位。
人民戰爭的作戰方式促成了液晶拼接市場的快速拓展,但是也大大壓低了產品的市場毛利水平,對于產業內做慣了高毛利率的傳統廠商帶來了諸多的不適應。液晶制造的特點正在成為改變整個行業發展規律的關鍵動力。
液晶拼接產品不僅市場進軍格局異常特殊,同時也面臨著技術突圍的瓶頸。巨大的產能導致了每一代產品必須花很長時間去庫存化。同時,過于削薄的利潤,也是上游廠家更為謹慎。據悉,在去年7毫米產品成功問世之后,新一代的3毫米接縫技術已經處于凍結狀態,短期不會推出。
暫時停步于7毫米的接縫,使得液晶拼接與接縫只有半毫米或者兩毫米的DLP拼接、MPDP拼接產品在最直觀的視覺感官上相形見絀。但是液晶陣營并沒有就此認輸。在凍結下一代接縫產品的同時,大尺寸拼接單元成為了LCD拼接陣營的最好選擇:尺寸大了對接縫的敏感度會降低,同時對提升產品附加值也有極大的幫助。
據了解,目前三星、夏普、LG等企業都在謀劃推出50-80英寸左右的液晶拼接單元。這些產品最快明年初可以面市。液晶拼接單元的大型化將成為液晶繼續推進對DLP產品市場蠶食的有一把殺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