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2010世界電子紙技術大會暨電子閱讀器展覽會”上,漢王、方正、元太等企業的參會代表不約而同提到一個詞:3G。
2009年被稱作“3G元年”,同時也是“電子書元年”。在大唐電信終端副總經理楊勇看來,兩者的發展近乎同步,今年都將迎來一個發力點,二者之間撞出火花也是必然。
但是,3G到底能給電子書帶來什么?有專家表示,在3G時代,“中屏”的地位將日益提升,電子書作為“中屏”的代表,將獲得更大的空間。不過,包括平板電腦在內的其他“中屏”也對這塊“蛋糕”虎視眈眈,電子書若想贏得市場,將有很多挑戰。
機遇
在“2010世界電子紙技術大會暨電子閱讀器展覽會”上,記者注意到,電子書產業鏈已初步形成,其中包括技術提供商、出版機構、數字內容提供商、硬件廠商等。
一位參展商代表告訴記者,進入2010年,有關電子書的展會接連不斷,最近已參加了3次。“目前IT企業都瞄準了電子書,雖然未來還不明朗,但都不希望自己掉隊。”
長城消費電子事業部副總裁林俊認為,在3G時代,隨著微博客、SNS等應用的普及,每個人既是內容的創造者,又是消費者,電子書將是一個很好的內容發布平臺。
漢王科技副總裁張磊更是把電子書提到了“第四屏”的位置,他認為在手機和電腦之間應該出現“第四屏”,電子書的尺寸最適合人類閱讀。
楊勇列舉了3G電子書的優勢:首先是具有強大的后臺支撐,這是傳統閱讀器所沒有的。電子書如果沒有通信功能,則只能通過電腦和互聯網下載資源。其次是多媒體業務,它的操作將具有互動性。“電子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閱讀,還可以利用閱讀帶來新的互動體驗。比如我在閱讀某一本書時,可以和同時閱讀這本書的書友交流,在論壇上發表感想,由此帶來一些閱讀愛好的圈子互動交流,這是傳統的紙質書籍所不能帶來的優勢。”
作為3G時代主力軍的運營商早已把電子書視為未來的重要盈利點。中國移動去年在浙江開始打造電子閱讀產業基地,未來5年將連續投入5個億支持整個產業發展。中文在線是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的合作伙伴。據中文在線總裁童之磊介紹,目前有意入駐的企業非常多,包括華為、大唐等。
王先生是某“山寨”廠投資人,他告訴記者,3G是大趨勢,最有前途的產品就是能“拿著走的”。電子書跟之前的上網本不同,它的用戶群體比較清晰,運營起來更加有的放矢。雖然現在iPad也很火爆,但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挑戰
電子書要發展,首先要面對“外戰”,平板電腦是其主要對手。
電子書屏幕多采用E-Ink技術,該技術的一大特點就是沒有背光。如果是看書,沒有背光會減輕眼睛疲勞,適于長時間閱讀。但這同時造成了無法觀看視頻,晚上不能使用等問題。
由于技術的限制,從目前來看,電子書依然是小眾市場。“它的市場只能定格在喜歡讀書、對眼睛保護要求非常強烈的、對省電有特別要求的人群。”方正集團高級副總裁方中華稱。
南開津科董事長李慶誠認為,“由于通信技術連接,所以會有很多新產品出現。對于電子書而言,如果僅僅是換個載體,把紙上的東西數字化傳遞到電子書上,那么電子書不可能有前途。我們一定要在原有閱讀圖書的做法基礎上,產生新的閱讀體驗,這種體驗是由作者、3G網絡運行和裝置共同來完成的。”他認為電子書和平板電腦就像茶和可樂,各有市場,所以兩者的關系不是PK,而是細分。
技術的問題還容易解決,最關鍵的是電子書市場“內戰”不斷。
方中華認為在行業主導權問題上,各企業缺乏共識。“出版社想做老大,運營商想做老大,還有一些做電子書運營的也想做老大,實際上做老大并不那么容易。”
李慶誠用圖形解釋了電子書產業鏈關系。他認為,目前國內的情況是,讀者作為一列,運營商作為一列,出版商和作者作為一列,三列之間并沒有太多聯系。而亞馬遜和索尼的做法則像一個“U”字,它們是運營商,處于中間,兩邊是讀者和作者,運營商要把兩邊都挑起來。
“2010年,iPad和其他中屏產品將‘圍剿’電子書,再加上版權、經營模式等方面的博弈,今年一定是個對抗年。”李慶誠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