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彩電廠商涉足網絡電視內容服務行業的意義巨大,甚至有在三網融合閘門未開,為消費者利益“見義勇為”的特點,但是這一行為的“不務正業”的性質卻是不同回避的。
目前,中央政策已經明確了三網融合,基礎業務不對稱雙向進入的原則。即為網絡電視內容制作和傳輸運營開了綠燈,那么接下來競爭網絡電視市場的主角即將發生變化。通過內部消息得知的國家網絡電視臺等四家媒體即將獲得面向電視終端的網絡視聽內容服務牌照的消息,印證了網絡電視即將迎來嶄新的內容服務布局的消息。
接下來,在IPTV業務正式上線之后,IP電話,視頻IP電話業務也會離上線不遠。此外,彩電終端市場的逐步開放,游戲內容、圖書內容、資訊內容、出版內容等業務也不會甘為人后,先后陸續登場應是在未來兩三年內可以見分曉的了。
對于三網融合的傳輸,本質上是四大家族的事情、電信、聯通、移動和廣電網,消費者必然面對的是四選一、或者四選多的市場環境。但是對于內容制作和運營兩個方面,消費者面對的將不在是少數“媒體”。
隨著網絡電視可以運行的業務種類的增多,和政策細化環節的明朗,一國字號企業為核心的傳統內容商和運營商,以互聯網業務為中心的新型媒體巨頭必然加入到爭奪客廳電視屏幕資源、受眾客戶群的戰爭之中。面對這么多巨頭的競爭。沒有內容制作實例和媒體運營經驗的彩電企業的內容平臺必然要遭受巨大的考驗。
其實,彩電企業的內容平臺的出現本質是一個好的事情。它為網路電視內容運營行業的成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彩電企業運營這個平臺自身卻難逃不務正業的命運。彩電企業無論從可以調集的財力、內容維護的專業性、還是從政策法律方面,都會面臨“內容運營”上的高風險性。
事實上,彩電企業早已經一時到了這一風險的從在。彩電企業在內容的布局上并非全力以赴,而是盡量借力打力?梢钥吹,業內所有彩電企業的互聯網電視內容布局均有網絡背景的巨頭參與,并作為主要的內容方出現。既然彩電企業運營網絡電視內容是三網融合瓶頸未能突破下的“敢為天下先”之舉和“無奈”之舉,那就應該理性看待這一行為下的風險和選擇謹慎的進退均可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