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景行踏步在二次創業之路上
作為90年代末的清華人,創業無疑成為了我的首選,很榮幸生在中國,隨著國內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隨著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虛擬現實軟件-GReality虛擬現實城市仿真軟件的推出,偉景行開始將該技術應用至北京中關村西區、嘉興、西安、成都等城市規劃項目中。市場的選擇,是技術實力的最好證明。2001年,為北京CBD建設了國內第一個投入實際應用的虛擬現實項目審批和決策系統,該區域內的國貿商業建筑亦成為了電子審批的先行項目。
2002年,隨著城市規劃三維事業的發展,嶄新的偉景行誕生了。虛擬可視化軟件、三維數據服務一體化的業務模式成為市場選擇下的佼佼者。當年推出了支持大數據量可視化圖形計算的Tango超級圖形計算機系統,偉景行成為國內極少數能夠同時提供虛擬現實軟件和硬件產品和技術的專業機構。
隨著奧運的召開、神七的升天,偉景行也搭乘了國家飛速發展的快艇,助推了全民奧運精神。4月和搜狐合作推出基于DICITI的三維奧運火炬傳遞,6月偉景行自主研發的互連網三維運營平臺DICITI三維數字地球在線平臺上線,數字中國三維在線平臺起步;7月和新浪合作上線基于DICITI平臺的三維奧運北京頻道。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產生,偉景行經過三次citymaker軟件的產品換代,進入全新3D-GIS平臺時代。該平臺在城市規劃領域是應用最廣泛的3D軟件平臺;進入到更大的地理信息應用領域后,在城區范圍內,CityMaker是客戶最認可的3D GIS軟件平臺。雖然CityMaker平臺剛剛進入這個大市場,但切中目前用戶最關心的海量數據和場景真實等核心需求,成就了該產品在GIS行業的領先地位,亦使其成為偉景行的拳頭產品。
2009年,數字沙盤產品獲得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補貼;2009年,“在線虛擬旅游互動展示系統”獲得了海淀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項目補貼;2009年,“基于DICITI平臺的虛擬現實開發系統”連續獲得了海淀區及科技部的創新基金支持;2009年,偉景行的又一項目獲得了海淀科委項目的資金支持。2009年,無疑是偉景行證明技術實力的一年。
除了開拓國內市場,國際市場也成為偉景行的目標。2005年,德國斯圖加特市政府采購了CityMaker 3.0虛擬可視化軟件平臺,自此偉景行即開始了他的國際市場的征程。2008年偉景行開始了數字澳門的建設,2009年偉景行與英國、臺灣各廠商合作,洽談代理事宜,2010年,偉景行在籌劃新加坡、澳門、BVI的子公司,2010年,我代表偉景行參加美國COM.Geo國際大會,發表了題為《3DGIS領航者--CityMaker6產品介紹》的主題演講。向參會者介紹了CityMaker6軟件產品的特性、所實現的功能、以及在市政管理、國土、電力等行業的廣泛應用,挖掘了潛在的國際客戶商機,樹立了偉景行在國際地理空間行業中的品牌形象與地位。
偉景行作為中關村海淀園的高新技術企業,作為輕資產的IT公司,對知識產權的尤其重視,目前公司共擁有30多項軟件著作權、40多項商標權、3項專利權。目前正在籌劃以知識產權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戰略思想及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