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從山東省經貿委獲悉,山東省家電下鄉產品銷售旺銷,截至2009年2月22日,山東省銷售并已登錄信息系統的家電下鄉試點產品140.46萬臺,實現銷售收入超過20.53億元,居全國第一。該省財政系統已累計發放補貼資金1.91億元,惠及99.16萬農戶。如補貼全部到位,農民將直接獲益2.67億元。僅2月1日到19日十九天時間內,該省銷售家電下鄉產品達15.27萬臺,實現銷售收入2.22億元。
家電下鄉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2007年底開始,首先在山東、河南、四川三個省份進行了試點。之所以選這三個省份,主要是因為這三個省份最有代表性,基本上代表了中國目前東、中、西部三個地區,而且都是農業大省,農業人口眾多。它們的地形也比較多樣,既有平原,也有比較偏遠的山區,13%的補貼數字與當時家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相同。
據介紹,當時巨額的貿易順差給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帶來比較大的壓力,許多國家政府希望中國能夠削減自己的貿易順差。于是出口退稅政策只能取消,但是一些家電企業因此就面臨出口市場萎縮的局面。于是,如果能夠在國內市場上彌補回來,那還不如補貼給國內消費者。
問題是補貼13%,農民就消費得起嗎?不少農民表示,“我們不需要電器,就是有錢我們也要省下給兒子買房娶媳婦、給孫子買玩具、蓋房子、攢著錢養老看病。”對于收入本不高的農村消費者而言,錢有更多的用途,他們很少舍得把錢花在買家電上。
在城市消費者看來,每到春節、五一、國慶這樣的假日,是家電市場打折的重要時機,但對農村消費者看來,只有遷新居、家中婚嫁時才是購買家電的時機,日常生活根本不會因為商場的促銷或者可以得到幾百元的補貼而考慮換臺液晶電視,買個省電的冰箱。有的冰箱買回去,拔掉電源,成為“儲物柜”。
商務部、財政部正在組織面向全國市場的第三輪家電下鄉產品招標。據各方面預計,此次招標將會延續第二輪招標已有的成果和做法,包括摩托車、電腦、熱水器、空調等也將被列入家電下鄉產品序列,以解決其中一些產品所面臨的市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