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8年國務院1號文明確了我國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目標,規劃到2010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城鎮用戶基本實現數字電視整體平移。由此判斷,機頂盒產業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并有可能在未來5年內迎來市場發展的高峰。格蘭研究數據顯示,北京、天津、河北省、吉林省及陜西省、湖北省、廣東省、遼寧省的一些地級市成為上半年機頂盒廠商出貨的目標市場。2008年上半年,長虹、天柏、九洲、創維、同洲、銀河等國內廠商繼續占據機頂盒市場主要位置。為了讓廣大讀者對上半年我國機頂盒產業發展狀況有一個初步了解,我們選取了7家機頂盒企業和與機頂盒企業發展有密切聯系的3家有線電視運營商進行點評。
自長虹集團將機頂盒業務獨立出來,成立四川長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來,長虹機頂盒業務就進入了快速發展期。長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數字機頂盒供應商和數字電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業務范圍涵蓋有線、衛星、地面波數字電視機頂盒產品和數字電視增值業務應用系統等。格蘭研究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長虹有線機頂盒出貨量在所有國內機頂盒廠商中排名第一。
進入2008年,長虹有線機頂盒在市場上繼續保持強勢地位。這得益于北京、廣州、重慶、天津、內蒙古、吉林等地有線數字化的快速推進,得益于長虹在中小城市市場的大力開拓。2008年,長虹機頂盒從大城市全面進入中小城市,機頂盒銷量進一步提升。格蘭研究統計數據顯示,長虹上半年機頂盒出貨量達到130萬臺,覆蓋北京、天津、廣州、重慶、四川、湖北、吉林、內蒙古、安徽、新疆、陜西、青海等整轉地區。
長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先后參與中山市網、吉林省網、陜西省網、河北省網等網絡投標,中標率高達85%以上。其中平涼市網為長虹獨家中標,陜西榆林產品采用長虹端到端方案。長虹機頂盒業務第一季度國內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0%,銷售出庫同比增長200%,銷售回款同比增長145%,引起業內廣泛關注。6月,長虹數字電視機頂盒又相繼中標國家圖書館基于數字電視的圖書館服務系統開發項目、河南省鄧州市網、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網?梢哉f,長虹數字機頂盒以其品牌、品質等綜合優勢得到了廣大運營商的認可。
另外,長虹機頂盒業務在資本市場也迎來了利好。6月,長虹集團宣布發行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30億元,而其中有5億元用于增資四川長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數字電視機頂盒建設及數字電視前端和增值業務系統開發。其中約2.2億元用于增加長虹網絡科技公司的注冊資本,剩余部分由全體股東共享。增資完成后,長虹網絡科技公司的注冊資本增加至2.68億元,其中,長虹出資約2.58億元,控股96.27%。很明顯,長虹通過這次融資,將進一步推動其數字電視戰略的發展,提高公司的整體贏利能力。
除了繼續鞏固和開拓國內市場之外,長虹機頂盒2008年也快速邁向了國際市場。長虹是中國第一家進入歐洲機頂盒市場的廠商,目前已陸續進入澳大利亞、俄羅斯、新西蘭、東南亞、中亞、北非、美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機頂盒500多萬臺,并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
多年來,九洲公司保持了在廣播電視領域較強的科研、生產、營銷服務優勢,在廣播電視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2007年,九洲機頂盒國內外總出貨量950多萬臺,其中出口650多萬臺,內銷300萬臺左右。出口主要是以衛星、地面機頂盒為主,內銷主要以有線數字機頂盒為主。格蘭研究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九洲機頂盒出貨量超過160萬臺,覆蓋吉林、蘇州等多個整轉地區。
2008年國內機頂盒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機頂盒價格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九洲在這樣的氛圍中,選擇以國際市場和國內地市級以上城市為目標,以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為重點,開發適應市場的光傳輸、數字前端、雙向傳輸類產品,并開發DMB-T(地面數字多媒體電視廣播傳輸協議)和ADTB-T(高級數字電視廣播系統)標準的固定點接收和移動接收的FTA(衛星接收機)以及加密的機頂盒。同時,開發滿足國內衛星直播需要的ABS-S(我國第一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信號傳輸標準)衛星接收套站,以及滿足國內專業市場、邊貿市場需求的衛星接收機和出口機。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機頂盒以基本型為主,不同企業或運營商對基本型、增強型機頂盒可能有不同的界線劃分,但總體來說,機頂盒整體轉換主要以基本型為主。目前,基本型機頂盒占九洲機頂盒銷售比例的80%左右,交互型占15%左右,各款不同概念的增強型機頂盒大概占5%左右。
2008年,九洲的機頂盒銷售目標為1500萬臺。其中,國外市場仍將占據大部分出貨份額。在國內,除了繼續發展有線機頂盒之外,九洲對機卡分離機頂盒、直播衛星機頂盒也做了相應的準備。
在產品技術方面,九洲集團下屬公司深圳九洲電器研制的機頂盒產品順利通過了美國NTIA(美國商務部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國家標準的檢測,各項指標表現優異。九洲機頂盒出口美國的首批訂單金額達到200萬美元,2008年出口銷售實現了開門紅。九洲預計2008年在美國市場實現500萬臺以上出貨量。成功開拓美國市場是九洲集團在與中東、非洲、東歐、亞洲及其他地區客戶建立友好貿易關系的基礎上,抓住商機,開辟的又一嶄新高端國際市場。
綜合來看,九洲目前主要的優勢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在生產方面,九洲在深圳、綿陽兩大基地又增添了新的廠房,機頂盒年產量從2007年的1000萬臺,達到目前的1500萬臺。在技術方面,九洲在高端產品上有更多的技術儲備,能夠根據國內外市場情況開發各種最新產品,給運營商提供更多的選擇。在市場運營方面,九洲擁有健全的銷售網絡,可以將新產品、新模式迅速在各地推廣。
格蘭研究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天柏在國內有線機頂盒出貨量上排名第四,市場占有率達到12.69%。然而,天柏自己卻不生產產品,其機頂盒制造業務交由合作企業生產。天柏在產品技術上采取軟硬分離的模式,與運營商之間的關系不是純粹的機頂盒買賣關系。天柏力圖與運營商一同開發增值業務。所有基于數字電視的業務由合作企業來運營,技術保障由天柏提供。天柏前期向運營商提供免費的技術服務,而后期的業務收益由兩者進行分成。天柏開創的數字電視商業模式是國內很多機頂盒廠商不能企及的。
天柏堅持“硬件可擴展,軟件可升級”的理念。硬件的體系架構以嵌入式體系為主,可以有效地控制產品成本,使得產品價格始終與個人計算機價格保持一個數量級的差別,讓用戶有不同的選擇。
此外,天柏還組建了一家52人的增值業務公司,增加增值服務內容,使其成為未來公司主營收益的來源之一。
在數字電視整體轉換項目方面,天柏在上半年也有所收獲。5月27日,天柏集團與晉城廣電簽署數字電視合作協議,確定了晉城數字電視項目全面合作合同及銷售合同。根據協議,晉城45萬用戶所需的所有前端設備、各子系統以及機頂盒均由天柏集團提供。
2008年5月,天柏在數字電視業務方面又取得一項重大進展。在吉林省數字電視條件接收系統(CA)的同密招標中,天柏戰勝其他強勁對手,成功奪標。這一合同涉及50萬張條件接收系統智能卡,后續還將帶來最大50萬臺機頂盒的銷售訂單。天柏的CA成為吉林省唯一使用的民族品牌條件接收系統,其影響力將覆蓋吉林省,并輻射整個富庶的東北地區。
天柏推行的數字家庭解決方案在2008年也獲得新的突破。6月,天柏在上海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一款集高清、地面數字電視接收及多媒體應用為一體的家庭媒體中心產品HMC203BD。HMC203BD除了具有普通高清地面機頂盒的所有功能外,還支持有線數字電視。產品不僅增加了強大的媒體播放功能,支持多種媒體來源,包括PC(個人電腦)機、USB(通用串行總線)和移動硬盤,而且還全面支持目前幾乎所有的媒體格式。此外,HMC203BD還支持Wifi(無線保真)互聯,用戶可以通過Wifi連接其他IT(信息技術)設備,為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數字家庭體驗。
綜合來看,上半年天柏以數字機頂盒業務為突破口,著力打造基于有線電視網絡的增值業務,為廣大電視觀眾提供以電視為終端的各種互動增值服務,使機頂盒成為一臺多功能的服務終端?梢灶A見,未來增值服務將成為天柏主要的贏利項目。
近年來,通過專賣團隊為客戶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創維的數字機頂盒業務呈現顯著增長態勢。格蘭研究統計數據顯示,在2007年國內有線機頂盒市場,創維以13.45%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四位,排在創維之前的是異軍突起的長虹和機頂盒專業廠商天柏、九洲。這樣的成績單對創維來說絕對可以用漂亮來形容。
有了上一年的成功基礎,進入2008年,創維更顯示出了對機頂盒業務的高度重視和強烈信心。年初,創維數碼宣布,擬將深圳創維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SDT)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分拆上市,以實現分拆數字機頂盒業務的計劃。
同時,借助北京奧運會的東風,創維加快了在奧運會主辦、協辦城市的布局。5月,奧運會協辦城市秦皇島市的渤海在線信息網絡有限公司,全網采用了26萬臺創維數字機頂盒,實現了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為100多萬秦皇島市民提供數字化奧運會收視。
其實,進軍奧運會主辦、協辦城市早在創維的計劃之中。今年春節前,創維就開展了相關售前工作,憑借高超的營銷智慧、過硬的產品質量以及良好的服務工作得到了當地廣電部門和運營商的高度認可,最終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一舉取得26萬訂單的成績,成為2008年來中國有線電視數字化項目的精彩閃光點。
隨著數字高清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中國機頂盒廠家開始把目光放在研發符合中國及國際標準的高清機頂盒上來,創維在這方面也不敢大意。
目前,其研發的高清機頂盒已經通過杜比實驗室位于上海的亞洲測試中心(ATC)的認證測試。
盡管創維的機頂盒業務做得風生水起,但目前國內的機頂盒市場是“城頭變幻大王旗”,創維的市場地位并沒有想象得那么穩固。創維既存在被第一梯隊拉開距離的危險,又有被身后的銀河、同洲趕上來的壓力,如果不能與時俱進,掉隊也并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格蘭研究監測數據顯示,2007年江蘇銀河電子以內銷200萬臺機頂盒的業績一舉躍升到國內機頂盒市場的第5名。這一成績足以讓其他同行驚詫不已,也使江蘇銀河從不為人知到走向“前臺”。目前,銀河機頂盒已在南京、太原等80多個城市和地區得到大批量使用。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到來,讓中國機頂盒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高潮期。如何開發井噴市場,是所有機頂盒廠家都在思考的問題。
2008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首次開播高清頻道,銀河機頂盒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率先被中央電視臺采用,成為高清頻道開播的終端演示設備。銀河電子表示,其生產的高清機頂盒不是實驗室樣品,而是隨時可以批量生產的產品,它的技術原型是已經大批量出口歐洲和澳大利亞的歐標高清地面機頂盒。
2008年,江蘇銀河將高清互動機頂盒產品作為業務發展方向,因為它不僅可以為運營商提供增值服務,而且將成為信息家庭的多媒體終端產品。在為推動2008年奧運會高清轉播的CCBN(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上,江蘇銀河展出了以“高清視界互動銀河”為主題的新產品,包括新一代可擴展型平移機頂盒、高清機頂盒系列產品和互動機頂盒系列產品。現在,銀河的高清交互的機頂盒已經推出,相信該產品會成為2008年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
據了解,2008年上半年銀河機頂盒產品在河北、吉林、湖北、蘇州、張家港、常熟、吳江、本溪等地都有覆蓋。銀河人士表示,在數字電視消費市場中,像吉林、蘇州等地很多用戶家中都有2臺或2臺以上的電視機,第二終端機頂盒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下一步,銀河將開始拓展基本完成模轉數地區的機頂盒零售市場,主推第二終端機頂盒。
江蘇銀河的迅速崛起,還得益于在國際市場的成功運作。江蘇銀河根據不同的市場特征,選擇不同的產品營銷方向,出口到歐洲和東南亞市場的產品主要是地面機頂盒,出口到中東市場的主要是衛星機頂盒,這三塊市場占銀河電子機頂盒整體銷售的1/3。另外,江蘇銀河去年啟動了印度市場,主要向其提供有線機頂盒。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的營銷模式完全不一樣,在國內主要是依靠當地的有線運營商,而在國外主要依靠大的品牌代理商來銷售機頂盒產品,江蘇銀河看清了這個根本點,開拓市場就變得順風順水。
江蘇銀河一直致力于成為全球頂級的專業機頂盒廠商,而沒有選擇走多元化的道路,這樣的執著與勇氣十分不易。然而,在市場熱潮過后,專業機頂盒企業如何獲得長足的發展,卻是值得像江蘇銀河這樣的企業深思的。未來5-10年,專業機頂盒企業靠什么生存、到哪里競爭,江蘇銀河需要給出自己的答案。
同洲是國內最早從事數字電視機頂盒研制的廠家之一,但目前還稱不上是國內一流的機頂盒企業。
一直以來,同洲的機頂盒出口業務做得相對比較出色,但近年來,歐美機頂盒市場日趨飽和,機頂盒有被數字電視一體機取代的可能,這對同洲而言無疑是個不小的壓力。最近,索尼與美國6大有線運營商簽署推廣數字電視一體機的協議其實就拉開了淘汰機頂盒的序幕。而國內機頂盒市場無序競爭以及廣電運營商的地方割據讓同洲電子在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局面,長期做機頂盒業務缺乏持續增長的能力。
為了尋找新的出路,同洲電子只好選擇進一步向下游延伸,參與數字電視轉換及增值業務的服務運營。目前看來,數字視訊運營將成為同洲電子戰略發展的重中之重。1月,同洲電子以195萬元從北京中輝世紀傳媒發展有限公司手中受讓哈爾濱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39%的股權,開始涉足數字電視的運營。5月5日,同洲電子中標廣西廣電VOD(視頻點播)系統招標,此次招標是廣西在互動電視上的重點工程,預計將于今年8月初正式投入運營,首期將實現3000個并發流,覆蓋包括南寧、桂林、柳州、梧州、北海在內的5個城市的1萬多用戶。6月,同洲電子宣布,公司以2150萬元受讓深圳市同洲視訊傳媒有限公司持有的成都興洲數字電視傳播有限公司43%的股權。成都興洲的主要業務是經營成都城區60萬用戶的雙向數字電視增值業務及寬帶業務,并參與成都郊縣100萬用戶的雙向數字電視增值業務。相信涉足數字電視運營能夠為同洲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盡管歐美市場趨于飽和,但同洲電子卻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找到了機會。繼2007年與印度STV公司簽訂價值1700萬美元的供貨合同之后,今年6月,公司再次與印度STV公司簽訂了總金額為2553萬美元的訂貨合同,主要供貨產品為數字電視機頂盒。合同約定首批5.5萬臺機頂盒自雙方簽訂合同后開始供貨,其余機頂盒自2008年8月1日開始供貨,2008年12月31日全部供完。此次簽訂的合同金額約占同洲電子2007年度營業總收入的9.6%。
在國內與廣電運營商合作,積極尋求企業轉型,同時努力開拓國外發展中國家市場,同洲電子上半年可謂國內國外“兩手抓”。然而,尋求與運營商合作的機頂盒企業并不只有同洲一家,天柏、長虹等或早已有所動作,或正在緊張運作,而發展中國家市場也早為國內各大品牌機頂盒企業看好,同洲電子要想邁進機頂盒企業的第一梯隊,還需再努把力。
大顯網絡自2002年成功研發出DC-618C數字電視機頂盒,正式宣布進軍數字電視市場以來,其在數字電視市場的發展態勢十分迅猛。目前,大顯網絡已經研發出經濟型、基本型、增強型三類數十款終端數字電視機頂盒,成為國內數字電視系統設備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2007年對大顯網絡來說并不是豐收的一年,在這一年,由于大連市的數字電視平移工作正式結束,而其他城市市場的開拓尚需時間,大顯平移機頂盒業務明顯受到影響。但進入2008年,大顯網絡卻顯示出了極強的市場信心。公司負責人對外宣布,今年機頂盒銷量預計比2007年增長2倍,達到100萬臺的規模。此外,大顯網絡去年聯合4家企業,投資1億元人民幣重組的原三寶電腦(沈陽)有限公司,也于2008年上半年投產,專門生產數字電視機頂盒產品。
在2008年CCBN(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上,許多廠商都推出了雙向、高清機頂盒,成為展會上的一大亮點。
盡管大顯網絡也對外表示,2008年將把主打產品定位于高清與互動回傳上,但在實際行動方面卻顯得力度不夠。公司負責人曾在CCBN上表示,盡管大顯早就具備量產高清機頂盒的能力,但由于條件尚不成熟,大顯并沒有大批量生產高清機頂盒。
2008年大顯網絡在部分區域市場依然有著自己的優勢。這首先得益于大顯網絡具有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其所有機頂盒產品都是100%自主研發的;其次,得益于大顯對客戶的持續支持。目前,大顯網絡通過定制化的方式,與吉林省網、遼寧省網、廣東省網以及長沙、大連等城市網絡的相關單位都保持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在研發上,大顯網絡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機頂盒產品已經實現了與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華為、中興等主流IPTV系統廠商的成功對接,目前符合ASIC(專用集成電路)芯片方案的大顯DC-658NIPTV機頂盒在大顯酒店成功商用,用戶可以通過大顯IPTV機頂盒實現IPTV組播、視頻點播和互聯網接入。大顯IPTV機頂盒的成功商用,標志著大顯網絡在電信領域成功轉型為IPTV終端設備商。IPTV機頂盒將成為除有線電視領域外,公司的又一業務增長點。
作為負責北京奧運會直播的唯一一家有線電視運營商,2008年上半年,歌華有線在國際合作和爭取政府政策支持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在國際合作方面,5月份,歌華有線與LGI(自由媒體國際有限公司)、華創伙伴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設立寬帶合資公司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合資公司的投資總額為1億美元,其中3340萬美元為注冊資本,剩余資金將通過其他融資方式取得。其中,歌華有線認購的出資總額為1703.4萬美元的等值人民幣,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的51%,達到了控股的目的。
合資公司成立后,將通過歌華有線的寬帶網絡向北京的居民和商業客戶提供ISP(互聯網接入)服務。此前,歌華寬帶已開始提供固定寬帶接入服務,但是在中國網通的競爭壓力下,用戶數量一直很少。新成立的合資寬帶公司除繼續提供固定寬帶接入服務外,還將嘗試推出無線寬帶接入業務。
引入LGI這樣有實力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無疑將有利于加速推動歌華有線高速數據寬帶業務及有線電視網增值業務的開展,從而給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通過合作,歌華有線的視頻業務、數據業務等“短板”業務將得以全面發展,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很顯然,大力發展高速寬帶數據業務,進軍電信運營商的傳統市場之后,歌華有線很有可能繼續發展數據業務、數字電視業務及各類有線電視增值業務,從而貫通上下游產業鏈。
盡管在寬帶業務發展方面取得了成效,但第一季度其利潤增長同比下滑卻是不爭的事實。歌華有線4月份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2008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5709萬元,同比下降4.96%。利潤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收視費沒能提高的同時,整體轉換帶來了巨大的資本開支和折舊攤銷壓力,以及數字化之后的運營服務費用大幅增長,超出了投資者乃至上市公司本身的預期。
目前歌華有線數字電視的收視費仍為18元/月,遠低于深圳的28元/月和廣州的25元/月的標準,這使歌華有線面臨著較大的成本壓力。
2008年第一季度,歌華有線收入大約增長16%,營業成本卻增長了27%,遠快于收入的增長速度。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折舊攤銷的高增長,以及人工費用的增加。雖然管理層也竭力在推動基礎收視費的提高,但在提價過程中受到了外部輿論的反對,公司為此采取了坦誠、低姿態的溝通方式和態度,以獲得政府的支持。
不過,6月份,歌華有線迎來了利好,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向歌華有線撥付了7000萬元的機頂盒專項補助,基于此,歌華有線預計2008年利潤總額將增加817萬元。
歌華有線表示,將把此筆款項記入“遞延收益”科目,按機頂盒預計使用壽命5年進行攤銷。歌華有線自2006年啟動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大面積試點工作以來已收到多筆該專項補助。
2008年上半年對北京歌華有線來說意義重大。通過國際合作推動寬帶業務的發展,有利于使公司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另外,盡管歌華有線上半年依然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然而一旦其順利完成奧運會直播任務,將會極大地提高公司的國際形象并帶來國際合作和投資的機會,而且會進一步加大獲得政策支持的可能。
5月26日對深圳有線網絡運營商天威視訊有限公司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天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繼歌華有線、廣電網絡之后,第三家上市的地方性有線網絡運營商。這家被量子基金創始人之一的羅杰斯視為“從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和按需服務的影視服務上賺得不少利潤”的公司,在上市的道路上付出一系列艱苦努力之后,終于在資本市場如愿以償。
天威視訊目前的主營業務有3個:有線收視、寬帶接入和節目傳輸。有線電視工程及入網收費、機頂盒銷售以及廣告代理等業務的收入規模相對較小。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提供的數據,2007年,天威視訊3個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了47%、25%和12%。顯然,通過上市募集資金,推動主業的持續穩定增長,對公司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意義。
記者從天威視訊的招股說明書中了解到,有線電視網絡傳輸系統技術改造項目、交互電視(ITV)系統建設項目、內容集成與運營建設項目、有線網絡運營支撐平臺建設項目、深圳市廣電寬帶數據網絡技改項目、羅湖區和南山區數字電視轉換及技術改造項目是公司準備募集資金投資建設的項目。這些項目總投資達到1.1億元,而通過資本市場募集的資金將達到8162萬元。
當然,上市對天威視訊來說,不僅僅意味著融資為公司帶來發展所需的更多資金,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游戲規則的改變,有可能使天威視訊擺脫之前體制的影響,向市場化、公司化方向深入發展。
天威視訊董事長呂建杰曾對記者坦言,目前的有線電視網絡在技術、體制上存在許多不足,主要表現在:業務單一,主要經營模擬和數字電視的廣播業務和少量的有線寬帶業務;管理與服務水平低下,沒有建立統一的網絡管理和業務運營支撐體系;網絡質量參差不齊,并且以單向網絡為主;沒有融合的接入終端,無法捆綁開展多業務經營及呈現來自網絡的視頻格式;基礎設施薄弱,網絡達不到電信級的保障水平。
因此,盡快開展網絡的雙向改造,高起點規劃和建設支持多業務、多平臺融合的下一代有線電視網絡,進而開展互動電視、網絡電視等新媒體業務,是有線電視運營企業新一輪發展的首要選擇。
上市之后,天威視訊有可能通過內容的集成、分發等內容運作方式來介入媒體資源(內容)領域,向集成內容運營的新型媒體運營商轉型,并從單一電視傳輸向寬帶數據、語音服務等多業務融合方向發展,成為集內容運營、網絡傳輸、寬帶接入、信息產業、通信服務等多種業務為一體的多業務運營商,完成由政府宣傳機構向視頻服務商的轉變,從而實現產業屬性的變革。
當然,上市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況且上市之后天威視訊還將面臨更多以前未曾遇到過的風險,包括業務風險、政策風險等。因此,盡快積累多業務運營的經驗,完善公司體制機制,確保投資人的收益,實現產業屬性的變革,將成為天威視訊接下來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2008年上半年,上海的有線電視數字化工程穩步推進。根據上海有關政府部門規劃,2008年上海市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程要實現“40+10”萬戶的目標,除了至少要完成整體轉換40萬用戶外,東方有線還要同時進行“互動電視進萬家”的活動,讓至少10萬戶有線通用戶提前看上數字電視。如此一來,至2008年底,上海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的規模將超過80萬戶。
然而,上海有線最新發布的消息稱,截至2008年6月,上海有線數字電視用戶數為45萬。由于2007年底上海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就已經達到30萬,這意味著今年新增用戶僅為15萬。
盡管從數字看,上半年上海有線電視數字化整轉速度偏慢,但為了走完數字電視進入家庭的“最后一公里”,上海有線甚至不惜花下重金。在央視數字付費節目銷售不理想的情況下,上海有線依然加大數字付費電視推廣的力度,頗有“逆流而上”的意思。6月初,上海有線向上海的有線電視網用戶推出了“看數字付費電視,領機頂盒回家”的促銷服務,并宣布在今年內將送出3萬臺機頂盒。為此,上海有線準備投資2億元人民幣。
上海有線對免費獲得機頂盒的用戶設定的條件是:在上海市區范圍內、所在區域已經完成雙向網改造的有線電視用戶,在與上海有線簽訂2年數字有線電視收視協議后,即可免費領取一臺市場價為1100元的數字電視機頂盒。
目前,國內開播數字電視的城市在推廣數字電視的過程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整轉由政府主導,有線電視運營企業負責操作,整轉通過免費贈送機頂盒的方式進行,即由政府補貼用戶加裝機頂盒。上海有線“免費領取機頂盒”活動所需的2億元資金,則全部由上海有線支出,由此開創了有線電視數字化整轉由有線電視運營企業唱主角的“上海模式”。
“上海模式”有自己的優點:企業因為背負較大的贏利壓力,所以必須根據市場反應和客戶需求,及時調整數字電視內容的策劃、制作、推廣等,這種良性互動將加快整個產業的發展。然而,這種模式也有較大的風險:高額的支出使得企業運營成本增加,而能否換來更大的市場,卻還是個不確定因素。無論怎樣,就像上海有線董事長蔡曉虹說的那樣,成本雖然很高,但為了打通數字電視進入家庭的“最后一公里”瓶頸,上海有線只能背水一戰。
除了數字化整轉的標準清晰度電視節目之外,東方有線還運營了3套高清電視節目,但是上海有線的高清頻道實行的是付費收看的方式,目前要向用戶每月收取80元的節目收視費。由于總體節目源比較少,目前上海有線高清電視用戶數量很少。
盡管如此,上海有線仍然借助各種渠道大力推動高清電視的發展。繼2007年北京歌華有線聯合北廣傳媒、華誠電影以及各大終端接收機廠商、家電賣場成立高清產業聯盟,推動高清接收機普及之后,今年4月,東方有線與永樂、國美進行戰略合作,授權家電賣場代理高清電視及其他增值業務,以此大力推廣高清數字電視。
總體來看,2008年上半年,上海有線在有線電視數字化轉換方面顯示出了極大的魄力,在推廣高清數字電視方面也可謂煞費苦心,至于其效果究竟如何,下半年應該就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