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全新假期的調整,本周即將迎來第一個國家法定的三天小長假。記者昨日從北京國美獲悉,清明三天的小長假也為國內一向競爭激烈的家電行業帶來了新的契機與增長點,而眾商家也毫無異議地同時將此階段視同“五一”重點對待。但是在商家銷售節節高升的同時,因彩電質量問題或售后保障而引發的爭議卻越來越多。
劣質電器惹禍事 節日購買要謹慎
網友顧女士在五星電器購買了一臺國內某知名廠家的液晶電視。想不到打開包裝就發現新機上有陳舊性硬傷,而且只有圖象沒有聲音。再仔細檢查發現電視的合格證比出廠日期提前三個月,顧女士懷疑這是一臺商返機,于是打電話到該廠家的售后部,但當地售后服務人員態度極差,經多次協調仍未果。
煙臺市民于先生花4800元買回1臺某知名品牌液晶彩電。今年1月1日晚,液晶彩電無故自燃引發大火,燒了結婚新房。事后彩電生產方承認對火災負擔責任,但拒賠被熏黑的家具等,于先生只得向芝罘區消協投訴。1月23日,經煙臺芝罘區消協執法人員介入調解,于先生終于拿到了彩電生產廠家的3.4萬元賠償金和一臺新彩電。
同是在煙臺的先生于4月份購買了某品牌的43寸背投彩電。才看了4天就在半夜莫名自燃,說起當時發生的事情,張先生還感到后怕。“凌晨1時許,我用遙控器關閉電視后就睡了。熟睡中,突然被一陣焦糊的味道嗆醒。”張先生說,他打開客廳的燈,發現新電視的機身背面已噼噼啪啪地躥起了火苗,而屋內已經是黑煙滾滾。其主要部件故障從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共維修13次,仍然無法正常使用,張某找該品牌售后,該售后服務處卻采取拖的辦法,敷衍消費者。無奈之下,他投訴到煙臺消協。最終在消協的調解下,廠家同意按發票價格退款。
平板電視的質量和售后服務已經成為困擾和左右消費者購買方向的重要問題。
最近有調查指出:消費者在2008年前兩個月,平板電視投訴率與2007年同期相比上漲兩倍,其中進口品牌彩電的投訴率同比增長約3倍,65%的被調查者在平板電視售后服務過程中多次遭遇過責難與推諉。
就此問題,記者專門采訪了行業專家,“2008中國數字電視年度盛典”主辦方負責人、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先生。他提醒消費者,消費者在購買前應該先看售后承諾。國家有電視三包,但是平板電視卻不能完全依此進行,在平板售后上廠家們各有不同,保修年限也不同,目前除了個別國產平板電視廠家是整機和主要零部件保修3年外,其他許多品牌是保修1年。外資品牌除了個別廠家整機保修2年外,其他的則都是保修1年。 所以,購買之前要先對售后承諾做個系統的了解。還有盡量選擇信譽好、服務網點多的企業的產品。
據悉,就家電質量和宣傳誤區問題,廣大消費者可關注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指導,國內首家數字電視媒體《中國數字電視》將于2008年4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數字電視年度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