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安防行業應該說是一個不大的行業,當初怎么會想到進入這個行業呢? 李鋼:企業的發展是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壯大的,不同時期要面對不同的問題,危機無處不在。無論是以技術還是以市場起家的公司,都面臨著戰略選擇的問題,一種專門技術或一個特定的市場生命周期很短,不可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增長,必須要不斷地投入開發新的技術和市場,戰略選擇的對錯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敗,這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管理瓶頸是國內企業的另一大困惑,安防企業之所以做不大跟企業的管理息息相關,公司的分裂、人才的流失、運營效率低下等無時無刻不困擾著企業,昨天成功的經驗,隨著公司發展和壯大不可能適應今天和明天的發展,這就需要企業不斷的學習,提高和完善公司的管理體系,建立核心的企業文化,增強員工凝聚力,提高效能;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資金短缺是制約企業發展的另一大障礙,尤其是民營企業,這就需要企業建立暢通的融資渠道,儲備過冬的資源,因為每個企業的冬天都會到來的,千萬不要死得太慘,我想每一個企業都有這方面的體會。總之,我認為危機主要體現在戰略、管理和資金三方面,戰勝危機的能力是企業綜合能力的體現。 李鋼: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關注的焦點是不一樣,企業創業階段最關注的是市場銷售和技術,因為他要解決的是生存;企業發展階段更多關注的是存貨和現金流,解決的是提高運營效能;平穩階段的企業一般都上了一定的規模,更關心的是概念和創新,來贏得股民的信心。其實我們每天都生存在變化當中,我們一定要找到那些最重要的變化,不是對所有的變化都要付之行動,因為你的資源和能力無法做到,不同的階段的重點不一樣,要學會取舍。焦點的變化是最重要的,要能預見到這些變化到來,及時進行戰略的調整,制定相應的策略,來適應企業的發展,應該主動應對變化,而不是被動挨打。 李鋼:與其說找到一個拳頭產品,不如說找到一個機會。機會一般來自市場的變化和技術的革新,市場上數字系統代替模擬系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這種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這一定要技術的革新來保證,技術的每次的革新都會創造出新一代的產品,逐步實現產業的升級。我們就是找到了一個在市場和技術的雙重作用下的機會,在國內第一家做出數字監控系統而發展起來的,在選擇產品時最好研發和投入能成為市場和技術替代品的產品,它的發展空間和利潤空間是最大的,這是我們選擇產品方向的最重要的判斷標準。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您認為與其它安防產品的市場發展相比,公司的產品其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李鋼:我們專注于數字監控系統,是模擬系統的替代品,市場發展的主流和趨勢,競爭雖然激烈,但市場前景非常好。了解我們企業的同仁都很清楚,我們的產品主要是做中心控制系統,對比前端系統,雖然沒有那么大的市場容量,但是是最容易創造品牌和價值的系統。產品的差異化和系統的增值主要是體現在中心控制系統上,同時,對前端設備的選用有一定影響力。大力發展基于行業解決方案基礎上的中心控制系統是我們產品定位,術業有專攻,我們看好這一市場。 李鋼:光有過硬的產品公司是發展不起來的,它必須同時具備市場、銷售、服務、品牌等多方面的優勢。人們在談到發展時總是提到技術或市場,把它們作為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們卻把理念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戴爾的成功更多的是歸功于理念的創新,是一種營銷模式的變化,而不完全是市場和技術的拉動。在關注市場和技術創新的同時我們更關注理念的創新,能預見的未來的市場,找到一種適應未來的新的發展模式也許是我們另外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李鋼:企業的成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必然和偶然的因素,如果說我成功的偶然因素是畢業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電子所從事視頻監控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必然的因素。企業有個清晰的市場定位、正確的戰略戰術、過硬的技術和執著的創業激情,這一切都是成功的必然因素。苦練內功,及時把握住每一次機會,只有在必然基礎上的偶然才能成功,因為機會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準備的。 李鋼:品牌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它一旦占據了人們的大腦,就會左右人們的選擇,一個好的品牌不但能給產品帶來增值,而且能夠提升整個企業的價值。目前,安防行業的競爭已經從價格的競爭、產品的競爭、逐步過渡到品牌的競爭。創造一個品牌不容易,維護一個品牌更加不易,這需要企業在技術、產品和服務上保持長時間的一致性,任何的疏忽和怠慢都可能給精心打造的品牌造成致命的傷害。企業在維護品牌一定要站在一個戰略的高度,實施戰略品牌管理,建立危機管理機制,加強管理提高產品品質,杜絕品牌的自我損傷,同時一旦發生危機事件,一定要得到及時有力的控制,將損失和影響減到最小。 李鋼: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應該說是危機四伏。例如:市場的危機、技術的危機、管理的危機和股權的危機等等我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波折。天降大任于事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化解危機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有信心和毅力,天下沒有邁不過的門檻,千萬不要灰心喪氣,只當是對你心志的磨練而已。同時,企業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是有一定規律的,企業處于相同的階段面臨的問題大致是相同的,一定要善于總結前人的經驗,提前做好準備,提前預防是最有效的手段。即使不能做到及時的預防,當危機出現時,應該建立危機管理機制,制定相應的步驟,一步步去解決,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一定要相信自己。 李鋼:失敗的經歷對我影響最大,在發展的過程中我經歷了許多失敗,有的說可以用慘敗一詞來描述。如果你能真正從失敗中走出來,將是你最大的收獲。有時候道理都很明白,如果沒有血的代價,你不可能體會到它的真諦,樂觀地面對失敗,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是邁向新的成功的保障。 李鋼:我認為一個人的發展應該經歷四個階段:學習的階段、實踐的階段、提高的階段和總結的階段。我認為總結的階段最重要,它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與前面的各個階段息息相關。總結的意義在于不斷反思過去所做過的一切,那些是成功的,那些是失敗的,從中我們學到了什么,才能為未來奠定一個很好的基礎,盡可能地少犯錯誤。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周而復始的循環中,才能使你不斷的提高,企業不斷的成長。 李鋼:企業家精神其實就是一種創新精神,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每天都在改變,唯一不變的只有是變化。只有在變化中才能創造機會,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創新,去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無論是理念創新、市場創新還是技術創新都得需要你去用全新的思維來考慮問題,機會只有靠你去創造出來,一味的等待只有面臨死亡。創新,創新,再創新是企業家永恒的話題,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體現。 李鋼:前一段時間看了《商道》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主人公林尚沃用他輝煌的一生,悟出了真正的商道: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這不是每個人能做到的境界,但值得我好好學習的。我始終認為財富只是我們的生存之道,而非經商之道。 李鋼:企業誰都想做大做強,為什么安防行業一直長不大?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體制上的原因,安防是一個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行業,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不知道自己隸屬哪個部門和哪個行業領導,表面上是隸屬公安部,但公安部主要的職能是維護國家安全和打擊犯罪。不象其它行業,例如:郵電部、建設部,冶金部等等有著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發展體系,企業可以從中獲取許多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來支持行業發展。安防行業沒有這方面的資源,完全靠企業的自身發展來支撐,發展周期很長;其次,是從業人員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心態,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報復,很少有企業有自己的戰略和定位,來滿足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總是被動地去適應變化,缺少創新;其三,是管理上的問題,企業普遍缺少現代管理體制,家族企業居多,往往是老板說了算,沒有上升空間,激勵不到位,其結果是招不到高素質的人才,還會導致公司四分五裂,人才流失。其四,安防企業功利色彩太濃,從不考慮自己發展的定位,什么賺錢做什么,怎么賺錢怎么做,行業被搞得烏煙瘴氣,價格戰滿天飛,一但大家無利可圖,就成鳥散狀而去;最后,行業入門門檻比較低,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應收帳款比較多,安防行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很難得到銀行貸款的支持,低廉的利潤無法保證企業的再發展,只能保持現狀。
李鋼:94年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電子所工作,開始接觸視頻監控系統。當時的監控系統全部是模擬系統,功能比較單一,連接比較復雜,有許多功能在模擬基礎上無法實現。我們嘗試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監控系統來取代傳統的模擬監控主機,因為以計算機為平臺,不僅完成了視頻的數字化,而且使監控功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使傳統模擬系統不可能的實現的功能成為可能。基于計算機的多媒體監控將成為傳統模擬監控的替代品,同時技術的變革必然會帶來一次市場的重新洗牌,成就一番事業,正是在這么一種力量的驅動下,進入到安防行業。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有危機感嗎?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企業的發展在不同階段可能發生很多變化,您是如何應對的?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一個企業要想長足發展,就必須要找到一個拳頭產品,您是怎樣找到的,并由此定下一個長遠的發展戰略?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公司除了過硬的產品,還有哪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每一個企業的成功都有一些必然和偶然的因素,你覺得在成功的過程中,偶然因素是什么?必然因素又是什么?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您是如何看待品牌效應的?貴公司在維護品牌方面有哪些措施?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公司發展過程中是不是一直很順,是否出現過較大的危機?您是怎樣一一化解這些危機的?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什么經歷對您影響最大?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每個人成長都可分為幾個階段,您認為哪一個階段對您是最重要的?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您對企業家精神怎么理解?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您怎樣看待財富?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中國的安防行企業都想做強做大,但卻一直長不大,您認為主要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