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即將出臺,消費者的目光也在為此引發的利益之爭所吸引,數字電視的話題再一次被人們提及。提到“數字電視”這個名詞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會把它和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聯系起來,其實除了包括的電視種類以外,數字電視還有其他的分類方式。數字電視按信號傳輸方式,可以分為地面數字電視、衛星數字電視、有線數字電視三類。地面傳輸可被應用于移動交通工具進行電視接收,又被稱為移動數字電視。而這次的利益之爭,涉及的就是其中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
為什么大家總是聽說數字電視,卻很少有人看見真正的數字電視是什么模樣,其實這和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遲遲不能出臺不無關系。早在2003年年初,中國就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五套方案中選擇了清華大學與上海交大的兩套方案作為國家數字電視地面接收標準的備選方案,DMB-T與ADTB-T的競爭由此開始,而競爭一直持續到了今日。隨后,兩大標準在同年舉行的深圳高交會期間進行實地演示測試,由于測試結果并不理想,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也因此被推后。
由于得不到相關標準的支持,部分國內數字電視運營商開始探討采用國際標準的可能性,以歐洲DVB-T標準為代表的外國技術開始在我國各地進行大規模的推廣,而我們擁有自主產權、適合中國國情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卻遲遲得不到確定。終端產品制造商的日子就不那么好過了,為國家標準開發新產品的計劃則因此而舉步不前,整個產業得不到有利的支持。受到其影響,整個數字電視產業鏈的發展也停滯不前。新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的即將出臺,更加引起了各方關注。
有線數字電視標準和衛星電視標準此前已經確定采用歐洲標準DVB-C和DVB-S,但是地面數字電視標準一直沒有確定,也對我國數字電視標準的確定造成了耽擱。相比于衛星傳播和有線傳播方式,由于地面傳輸方式更為復雜,因而在地面數字電視傳輸系統標準方案的選擇上一直備受爭議,而相關產業的發展也一直受到制約,隨著地面標準的出臺,必將推動數字電視行業的加速發展。
新的國家數字電視標準將采用何種標準是目前爭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國外比較主流的是使用歐洲DVB-T標準,而我國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將使用自行設計的標準。而國內關于這個方面又有了三種不同的標準方案,分別是清華大學的DMB-T、上海交大的ADTB-T和廣播科學研究院的TiMi,究竟采用何種標準目前還不確定。在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上的爭論并非一朝一夕,一旦某個標準被采用,研發單位便可在今后的產品中收取版權費用,因此確定標準的過程難免會變成一個利益的再分配與爭吵的過程。
ADTB-T由上海交通大學起草,該標準在傳統的單載波技術基礎之上進行優化,攻克了單載波調制技術在國際上尚未實現數字電視地面廣播信號移動接收的技術難題,實現了優質的移動性和抗干擾性。而它的競爭對手DMB-T標準則由清華大學制定,基于多載波調制技術,在正交頻分復用的保護間隔中,復用同步頭,提高了靈敏度和信號的傳輸效率,有利于汽車等移動狀態下接收信號。TiMi由廣播科學研究院研發,將LDPC編解碼技術應用于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中,在移動接收的狀況下性能優越,而且不增加實現的復雜度。
而就目前來看,這兩種是中國國內現有的最具競爭力的數字電視標準,從測試的情況來看,兩款標準均優于此前一直被各運營商采用的歐洲標準DVB-T。而之所以這項標準爭論拖延日久,除了對國家安全和技術的慎重考慮,還摻雜了清華和上海交大兩大陣營的利益博弈。這不僅是兩個學校之間的學術利益上的爭奪,還有產業上各自代表的商業利益群體的針鋒相對。如果采用了一方的技術,那么不僅對學校來說是巨大的聲譽,更重要的是兩大陣營的實體公司和運營商會在將來的市場中獲得可觀的商業利潤,這也就難怪這次的競爭如此激烈了。
除了標準之爭非常激烈以外,后面的各方利益的角逐也是同樣精彩。以機頂盒為例,數字電視對相關企業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頂盒就是一個絕佳的切入點,因為應用機頂盒是將普通電視機升級為數字電視的最佳途徑。據估計,近期國內機頂盒市場將激增100萬臺,而按照國家廣電總局的計算,付費影視頻道多達50~80個,全國有線電視廣播節目達到150萬套左右,機頂盒用戶將達到3000萬,如此廣闊的市場不論對哪個公司來說都非常具有誘惑力。
而放眼到將來,機頂盒又只是一個過渡性產品,未來的市場是一體機的天下。以廈華來說,目前廈華一體機更多的是出口到美國、歐洲,就連在一向很難進入的日本市場,廈華一體機的市場份額也已經超過了三星。但在國內市場,國內有關數字電視的諸多標準都尚未有定論,各地有條件接受系統、支持增值業務的中間件多樣化,這使數字電視一體機在國內一時之間很難規模化啟動。而這次標準的即將出臺,使得廈華看到了國內更廣闊的市場,已經在考慮在平板電視之外,將數字電視機頂盒作為一個獨立產業、一個新利潤增長點,說明標準的出臺會促使平板電視加快更新換代。
垂涎數字電視這塊大蛋糕的不僅僅是一家公司,廈華只是其中一個代表。創維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下一代機頂盒的研發;而長虹甚至將原屬于股份公司的數字電視機頂盒等業務獨立出來,成立了一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控股子公司———長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其他公司也在聯合高校、研發機構進行了IPTV機頂盒、交互式機頂盒和移動多媒體機頂盒等技術的研究。
與數字電視有關的設備制造商、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技術提供商等幾類公司都希望能借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在未來的市場中分一杯羹,對此可謂是覬覦已久。而就筆者來看,數字電視市場不僅僅是幾個廠商能夠做到的,而是一個整體的系統架構,需要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與終端設備廠商的聯合推動。而要想一口吞掉這塊蛋糕的想法顯然是不現實的,如果要想在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如何通過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實現共贏,這才是更好的出路。
雖然目前的爭論大家都是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但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的制定工作還是有條不紊地進行,地面數字電視標準的文本《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技術要求》已經制訂完成。據悉,新的國家數字電視標準將融合清華大學的DMB-T、上海交大的ADTB-T和廣播科學研究院的TiMi三項標準,這一新標準各項指標優于各自的標準和國外比較主流的歐洲DVB-T標準,此外與DVB-T的兼容性問題也得到了最大化的處理,暫時命名為“CDMB-T”,最終稱謂還沒有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
新的數字電視地面標準實際上是以清華的技術為主導,為照顧到清華和上海交大兩大陣營的利益均衡,需要融合單載波的交大標準和多載波的清華標準,技術上復雜性大大增加,成本增加至少30%以上。而在測試情況方面,目前在清華大學設備基礎上進行的第一部分測試已經結束,即將轉入在上海交通大學設備上的第二部分測試,有關工作計劃于7月內完成,隨后測試結果將提交給國家標準委和發改委,并由他們出臺最終的數字電視國家標準,有望于8月最終敲定。
可以說在數字電視地面標準上,基本的情況已經是塵埃落定,而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與終端設備廠商等相關產業的競爭才剛剛開始。此前本土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難產的情況下,一直處于觀望狀態的部分中國數字電視運營商開始探討采用國際標準的可能性,而終端產品制造商為國家標準開發新產品的計劃則因此而舉步不前。而這次新的數字電視地面國家標準已經引起了處于產業鏈下游的數字電視終端設備制造商們的密切關注,不管怎么樣,中國本土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都將推動和加快數字電視的產業化進程。
等待了3年,原本國內的數字電視起步較早,跟歐美國家相比,差距原本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超前。但是由于國家標準遲遲不定,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國外的數字電視轉換的進程已經完全鋪開,而國內的數字電視轉化工作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發展還僅僅在幾個地區的試點。好在通過測試數據表明,新的數字電視地面標準已經滿足了開展地面數字電視的技術需求,在技術方面具有先進性。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日益臨近,現在還不到2年的時間,要想讓中國觀眾在看上數字奧運,恐怕現在我們必須要加快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