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產業,電子信息產業不僅成為世界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帶動了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促進了其它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成為企業競爭力的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所在。
隨著人們對視頻和音頻信息的需求愈來愈強烈,追求遠距離的視音頻的同步交互成為新的時尚。近些年來,依托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條件的發展,集音頻、視頻、圖像、文字、數據為一體的多媒體信息,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互聯網享受到網上生活、遠程醫療、遠程通訊的樂趣,縮短了時區和地域的距離。
在2002年新年之際,美國IDG預測的本年度IT業界熱點技術中,視頻會議技術位居前列。另外,全球盛名的通訊專業領域WainHouse研究機構在2001年7月份所提供的預測資料中也指出,2002年將是視頻會議領域發展極為迅猛的一年。而加上受到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的影響,企業對于在國際和洲際間進行的視頻會議的需求將會大幅度增加,在日常中提供跨地區的企業內部協同工作將具備更廣大的市場。
由此看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視頻會議領域的發展歷程、現狀以及未來趨勢。
何謂視頻會議
在了解視頻會議領域的發展之前,我們先描述一下何謂視頻會議系統。視頻會議系統是指通過現有的各種電氣通訊傳輸媒體,將人物的靜態/動態圖像、語音、文字、圖片等多種信息分送到各個用戶的計算機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戶可以共聚一處,通過圖形、聲音等多種方式交流信息,增加雙方對內容的理解能力。
視頻會議系統在用戶組成模式上分為點對點(2人)和群組視頻會議系統(多人)兩種,按技術實現方式上分為模擬(如利用閉路有線電視系統實現單向視頻會議)和數字(通過軟硬件計算機和通訊技術實現)兩種。
視頻會議系統傳送的是多媒體數據,與普通數據不同,由于聲音和動態圖像的源信號的數據量較大,無法直接在一般條件的數字線路上傳輸。同時,基于對實際使用效果的要求,用戶還要求傳送的聲音、圖像信號連續平滑,其它輔助功能使用簡捷。因此,要達到這樣的效果,系統在聲音/圖像壓縮、通訊線路條件、數據/應用程序共享等方面都對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視頻會議的發展歷程
視頻會議在電訊行業已經存在了30多年,但在90年代以前,這些系統一直使用專用的編解碼硬件和軟件,會議呼叫的各終端使用的編解碼器必須來自同一個廠商,否則不能正常工作,這種非標準化系統產品的使用極大阻礙了視頻會議領域的發展。
另外,當時的網絡狀況非常不穩定并且帶寬不理想,這樣限制了視頻會議系統的傳輸速度。視頻傳輸在理論上可以達到30幀/s以上,能夠與電視的視頻傳輸速度相符(電視視頻傳輸NTSC制式為30幀/s,PAL制式為25幀/s),而當時視頻傳輸速度一般不超過15幀/s,這樣一來,全動態的視頻圖像幾乎是不可能的,得到的圖像質量一般也都不太穩定,并且圖像窗口尺寸也不盡人意,所以這種視頻傳輸業務很難大規模地投入到商用視頻通信市場中去。
1997年3月是視頻會議領域的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時刻之一,ITU-T(國際電聯電信委員會)發布了用于局域網上的視頻會議標準協議——H.323,為那些與Internet和Intranet相連的視頻會議系統提供了互通的標準,各廠商紛紛推出符合該標準的視頻會議產品。在此以前,用于ISDN上的群視頻會議標準協議——H.320一直主導著視頻會議領域的技術和產品發展。
而近幾年來,隨著國內外大型網絡運營商對網絡環境的建設和改造,以及ISDN、DDN、VPN、xDSL、ATM等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視頻會議系統的使用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因此無論是通訊行業還是IT行業,都對視頻會議領域重新進行關注,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趨于成熟;視頻會議系統價格開始下調;圖像傳輸質量大為提高……
視頻會議領域的現狀分析
如果我們把視頻會議領域看作成為一個生態圈,那么這個生態圈中目前是由以下角色組成的:
1.產品提供商:
產品提供商目前是視頻會議領域中的核心組成部分,他們研發和生產多種類型的視頻會議產品及系統,包括MCU(多點控制器)、Gateway(網關)、Gatekeeper(網閘)、Video Client(視頻終端)、Video Set top(機頂盒式視頻終端)、電話會議終端產品等多種產品,以及提供網絡平臺通訊系統、管理工具和配件。產品提供商在該行業中可以直接面對最終用戶,或者通過中間代理商,都可以直接從市場獲得基于產品銷售的利潤。
2.通訊網絡運營商:
通訊網絡運營商是視頻會議系統賴以生存的基礎平臺,同時網絡環境也限制了視頻產品的技術發展和市場推動。他們在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建設后,需要尋找上層的服務提供商和產品提供商,來為自己的網絡創造增值服務。同時,由于通訊網絡運營商自身條件的影響,一般都具備巨大的品牌效應,產品提供商通過與他們的合作,是為產品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和快速創立品牌的基本途徑。
目前視頻會議領域的通訊網絡運營商基本上由IT業界的骨干網絡運營商和部分ISP商組成,在國內如電信、網通、聯通、鐵通、衛通等。
3.行業應用系統提供商:
面對廣大的企業用戶市場,通用的會議式產品必須要根據企業的實際功能需求和使用模式,進行一定的改變,特別是在協同工作(文件共享)方面。這就產生了具備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擁有良好的客戶資源的提供商,他們能夠根據實際的案例,綜合各方面的條件和資源,提供完全符合特定行業需求的行業應用系統。目前視頻會議系統主要應用行業有政府、教育、金融、電訊、石油、電力等。
4.服務平臺提供商:
服務平臺提供商是在通訊網絡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遠程視頻會議系統租用和其它ASP服務。他們面對的是直接客戶,但是這種服務平臺投資大,不過回報穩定,在行業中屬于長期項目。目前在國內,鐵通和網通已經開始建立個人用戶的視頻會議服務平臺。
5.內容提供商:
內容提供商是在行業應用平臺服務上層的專業服務機構,他們面對特定的專業客戶,提供相應的內容服務,比如遠程教學的內容服務、實時股評服務等。內容提供商通過收集、整理、編輯和發布特定的資訊內容和課程,并組織、協調客戶之間的關系來獲得服務利潤。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現在視頻會議領域已經形成了以個人和企業為重心,包括內容服務的三大應用服務市場。
1.個人市場:
主要產品是基于桌面型PC機的軟件系統和低價位的可視電話、機頂盒型可視終端(配合電視使用),普遍的應用模式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1)點對點視頻通訊:通過可視終端或者軟件與遠程的用戶進行類似電話的通訊。
(2)小規模視頻會議:通過可視終端或者軟件與兩人以上、四人以下的用戶進行多窗口的單一會議組通訊。
2.企業市場:
主要產品是基于桌面型PC機的軟件系統、機頂盒可視終端、專用會議室可視終端和協同工作系統,普遍的應用模式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內部群組會議:企業內部就工作內容舉行分布式的視頻會議。
(2)產品和市場推廣:向公眾和目標客戶進行產品和市場的可視化推廣,增強直觀性。
(3)遠程客戶交流:與外地的客戶進行可視化的互動交流,真實感強。
(4)遠程培訓:對遠程的企業人員進行企業、產品、市場的在崗培訓。
(5)遠程技術支持:對分公司、客戶進行遠程的可視化的維護和支持。
(6)遠程協同工作:使用協同工作系統進行在線討論、合作完成工作項目。
(7)外部公眾訪問:可視化招聘、投訴、查詢等。
3.內容服務市場:
建立基于公共數據網絡的通訊平臺,對用戶提供有償性的服務。其中包括:
(1)個人通訊服務:為個人提供固定的通訊空間,方便用戶使用。
(2)通用會議服務:為企業提供跨地區的標準視頻會議服務。
(3)網絡教學服務:為最終用戶或者企業提供可視化在線培訓的服務。
(4)專業應用服務:根據企業的實際功能要求,定制專業的可視化服務。
下面我們看一下現有的市場規模及各類產品的市場比例:
而這些現有用戶的使用狀況和對視頻會議的需求是怎樣的呢?在WainHouse研究機構的最近一次(2001年7月)調查中,統計了以下相關數據:
視頻會議領域的未來趨勢
隨著通訊網絡運營商寬帶業務的拓展以及在保證網絡服務質量情況下對核心寬帶骨干網技術的應用,我們可以預見,網絡傳輸能力將得到更進一步提高,從而促進H.323視頻會議系統的快速發展。視頻會議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幾點:
(1)編碼方式由硬件向軟件轉化
由于計算機處理速度和附屬板卡的處理速度提高,許多需要專用設備進行的數據處理過程可以交由計算機及其內置的通用板卡來完成,在效果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2)產品協議類型從H.320向H.323轉化
在初期,由于IP協議不是很普遍,基于ISDN線路,符合H.320協議的產品占主要比例,隨著幾年IP協議的普遍應用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對于寬帶網絡的預見,符合H.323協議的產品自2000年開始,在整體市場中占有的比例急劇上升。估計在2003年,基于H.323協議的產品的銷售額會超過H.320產品。
(3)市場重心向低價位普通用戶市場轉移
由于網絡條件、技術水平、生產工藝等因素在該時期內的變化,視頻會議系統已經從高價位專用市場向低價位普通用戶市場轉移。現在包括POLYCOM、VCON等大型公司都有相當的產品力量是在個人用戶市場中。
(4)流媒體廣播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視頻會議系統中
大部分廣播會議如網上路演、采訪、現場會等,主要為用戶傳輸多媒體信息,相互之間的很少交互,這種技術的應用是對傳統視頻會議功能的擴展。
(5)虛擬合作應用服務將成為視頻會議面向企業的核心功能之一。
大多數跨國集團和分支機構較多的企業在使用視頻會議系統時,除了會議功能外,使用最為頻繁的將是虛擬合作,如遠程的項目管理、客戶服務、技術培訓等等,這種應用在知識型企業尤為明顯。
最后,我們相信視頻會議領域在未來的1-2年內,將依托通訊行業和IT行業迅猛發展,成為炙熱的潮流之一。